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9的博文

生きる (1952)

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黑泽明电影, 不过因为看的时间太早以至于我看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实际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本片的故事大概就是叙述一名干着无聊且无用工作的公务员科长突然得知自己患上胃癌命不久矣後性情大变, 从开始找乐子到追求女性, 但一切似乎无法让他找到活的感觉, 同时家里还要面对试图分夺他遗产的儿子和儿媳, 直到他决心利用最后的日子帮助百姓解决一直在政府部门間被推诿而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中主角去世了, 影片透过众人的回忆和追溯得知他的功劳被副市长助理抢去, 而人们也得知他是死前直到自己患病的, 最后, 虽然同事们嘴上说着要学习他的精神, 但最终他所在的科室又成为了之前一样的浪费生命盖章的部门… 影片本身还是非常好看, 黑泽明的叙事和拍摄手法仍然是一流水准, 不过我觉得本片后半部分略有拖沓, 透过参加葬礼的各人追述的方式似乎也有点讨巧. 影片有一些今日看来刻意营造的对比场景, 比如主角决定帮助百姓一刻背景中青少年唱着 “生日快乐” 歌曲, 似乎象征着主角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刻的重生, 又或是葬礼上不动声色的儿子, 坐立不安的副市长助理和前来祭拜哭成泪人的妇孺的对比等等. 总之, 也许当时表现手段还沒有今日这样丰富, 如果相关的对比更加自然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 本片依旧是一部经典作品, 不仅故事好看而且能给予人启迪, 让观众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为当下而活还是在办公桌前如死去 30 年一样不做任何实事的活着, 本片的取向无疑是批判後一种活法, 并且还顺带讽刺了日本政府机构的官僚和不知悔改. 不过我想两种方式都不应极端, 也许综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4/%e7%94%9f%e3%81%8d%e3%82%8b-1952/

Finding Oscar (2016)

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在 1982 年瓜地马拉 Dos Erres 大屠杀 中, 寻找被杀死双亲的仇人收养的男孩 Oscar Ramirez 的故事. 本片应该也是首个关于此次大屠杀的纪录片. 看过本片以後才了解到, 当年瓜地马拉在 Efraín Ríos Montt 的统治下, 有超过 40000 人失踪或被杀死, 类似 Dose Erres 村這样全村几百人消失的事件有数百起, 而且一些人长久未得到审判, 美国出于冷战时期的需要, 也未作强烈干涉, 只是在近年來通过挖掘遗骨和新兴的 DNA 鉴定, 才确认了一些残骸的身份, 而寻找证人的过程也十分曲折, 影片采访了大量调查人员和幸存者, 逃脱者, 还有极少量的加害人. 据影片所言, 至今 Dos Erres 大屠杀中, 只有两人愿意出来作证, 换取免于起诉. 一些犯下屠杀罪的罪犯逃往了美国, 也至今没有被绳之以法. 影片的观影过程是较为痛苦的, 不是因为拍摄的不好, 而是有太多人体残骸画面, 以及口述的历史, 听这些描述, 其中的法外屠杀, 强奸情节似乎也并不比地球另一端的赤柬大屠杀 (如 S21: The Khmer Rouge Death Machine (2003) 所述) 相差多少, 但知名度和受关注度却相差很多…好在影片结局是展露出希望的, 而不再是全片的绝望和黑暗氛围, Oscar Ramirez 和另外一名被杀父仇人收养的男孩 Santos Lopez 被找到, 甚至 Oscar Ramirez 的生父意外的被发现还健在, 有了团聚的欢心. Oscar Ramirez 也在之後的审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将数名屠杀执行人判处了 6060 年的徒刑. 在另一审判中, 从小被虐待的 Santos Lopez 更是确认了自己的养父罪行, 让其被判处了 5160 年的徒刑. 而 Oscar Ramirez 的养父因为早就死去, 已经无法追究罪行了. 较为可惜的是, 本片的关注度和這场大屠杀一样, 似乎十分之低. 甚至 Wikipedia 都没有为本影片有词条, 从这一点讲, 本片就更为珍贵和有价值了, 对于希望了解此段少有人知的历史的人, 本片是非常值得观看的~~~ ★★★★★★★★☆☆ from http://bit.ly/2WYK3eT via IFTTT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2017)

看了這部名字很可怕的真人版电影, 但其实是青春爱情片, 看完感觉剧情实在是过于清水, 属于比较适合中学生观看的轻小说类型吧, 影片套路是韩剧中常见, 日剧中却不多见的女主角重病情节, 男主角则是班上孤单的一人, 影片采用倒叙+插叙的形式, 从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的男主角因机缘整理学校图书馆而引发的青春回忆, 逐步深入, 再到解开各人心头的疑虑, 为了死去的女主角共同面向未来的情节. 全片波澜不惊, 近二个小时的时长却缺乏高潮, 男女主角的关系只是一直止于暧昧和关系好, 或许也是因为文化和原作的关系, 一些较为日本式的校园现象, 在我看來却是做作和多管闲事, 甚至一些情节会让人误以为女主角是双性恋呢…另外全片真的只是在探讨情感问题, 只是顺带了以下随机杀人事件, 这种几乎没有深层内容的纯感情表达, 针对的观众也是富足又在校园中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吧. 总之, 看完这部真人版电影, 对动画版完全没期待和不想看了~ ★★★★★☆☆☆☆☆ from http://bit.ly/2YbWzJG via IFTTT

Period. End of Sentence. (2018)

看了這部本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記錄了在印度的一群年輕女孩通過製作便宜, 可生物降解的衛生巾, 不僅供養了自己工作的夢想, 實現經濟上的成功, 也提升了傳統印度女性的衛生觀念, 更打破傳統禁忌, 進一步為印度女性賦權, 為女性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實現了多重共贏. 看了本片才知道, 原來印度女性使用衛生巾的比例不到 10%, 貧窮和此話題為印度社會的禁忌, 讓女性買不起也不好意思在商店内或有男性的地方購買衛生巾, 因此片中女孩們的上門推銷方式便宜產品的做法無疑是最適合不過的方式了. 這些衛生巾的賣出, 真正的解放了女性, 還為女孩們將來的求學打下了經濟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的募資始於 Kickstarter 上的 The Pad Project 初創項目, 也算是互聯網為連電都缺的印度帶來的奇跡改變之一吧. 女孩們的作爲十分有意義, 本片的話題性也夠獨特, 本片也無疑是女權的, 但作爲短片, 也不免流入膚淺的一筆帶過之感, 若能拓展為長篇, 並挖掘出更多的矛盾衝突, 本片的意義也許會更大一些~~~ ★★★★★★★☆☆☆ from http://bit.ly/2KFMoJ6 via IFTTT

Free Solo (2018)

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的一部國家地理紀錄片, 記錄了職業無保護徒手攀岩家 Alex Honnold 挑戰首次攀登 優勝美地 酋長岩 的故事. 影片開篇波瀾不驚, 記述了 Alex 較爲古怪的性格和事前的準備, 隨後在 2016 年的第一次嘗試攀爬也以失敗告終, 其間也穿插記錄下了 Alex 和女友之間的感情, 以及家人, 朋友和工作夥伴們的擔心, 還有同爲職業攀岩人的死訊, 這一切卻也都只是鋪墊, 在一年之後的回歸攀登過程才是本片的精華, 優勝美地壯闊的美景配合上 Alex 在岩石閒的渺小身影, 回想起之前準備工作中遇到的失敗和挫折, 不能不讓觀衆為這次無保護徒手攀岩捏了一把汗. 而最後的成功卻又是那麼的激動人心. 在成爲了唯一一個徒手成功攀登酋長岩的人之後又繼續邁上了新的征程. 影片本身有著 NGC 一貫的高畫質, 色彩和攝影部分可以打滿分, 高潮部分的音樂也十分棒. 情節方面因爲是完全真實的紀錄片, 也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地方. 作爲 Alex 這樣的人, 也許攀岩就是他的生命意義, 對於生死問題可能已經置身事外了. 片中確實也有很多驚險場景. 這樣的挑戰外人看來也許不是必要, 但對像他這樣的人, 卻是全部的意義所在. 就像片中他説的那樣, 他並不想死, 但即使就算他死了, 其他人也會繼續過生活, 而攀岩對他來説卻是不可缺少的, 像 Alex 的女友追求的就是幸福和舒適, 而 Alex 追求的就是成就, 如果人人都只追求幸福舒適, 那麼世界不可能進步, Alex 展現出的就是人類挑戰艱險的決心和毅力, 從這點看, 本片就也是一部勵志電影了~~~ ★★★★★★★★☆☆ from http://bit.ly/2WWvvR1 via IFTTT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1958)

看了这部 1958 年由 英格丽·褒曼 主演的六福客栈, 影片根据真实历史改编, 讲述的是英国独立女传教士 艾韦德 (仁爱) 在 1930 年受到感召, 只身从英国坐火车前往几乎没有外国人的中国山西阳城 (片中称王镇) 传教, 建立八福客栈 (片中称六福客栈) 传教点, 学习汉语, 广纳穷苦人士, 後在日軍入侵下, 率领收养的 100 多位孤儿长途跋涉转移到西安 (片中称金昌) 的故事. 影片故事流畅, 仁爱受县长委托解放妇女小脚和平息监狱暴动的事迹都有展现, 另外影片还虚构了仁爱令县长归化基督教以及仁爱和混血軍官之间的爱情故事. 可谓是多条线索並进的影片. 褒曼也不愧是著名演员, 对角色的塑造的非常好, 不仅展现了一位小妇人对传教的决心, 更展现了她临危不惧的勇气以及同情心和爱心. 不过感觉影片也尚有一些缺点, 开篇的气势随着影片的进展, 在结束时感觉变得略有局促, 個人感觉影片如能够加入更多历史元素, 而不是仅仅结束於高潮的孤儿大转移, 就能更上一层高度. 此外影片结尾未能点题也是不够好, 对六福比五福多一福的解释至结尾也未能出现, 也造成了一丝遗憾. 另外令人感触的是, 这些在中共掌权之前付出一生甚至生命在中国传教的传教士们, 虽然一时建立起了教堂, 也有众多跟随者, 但之後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痕迹却几乎完全被抹去, 而像艾韦德這样有幸被记录成书的也毕竟是极少数, 他们的事迹也不再被大多数人所知, 实在是极为可惜. 因此, 本片应该也能看作是一個对在华传教士的纪念吧~ ★★★★★★★★☆☆ from http://bit.ly/2QYlkWY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