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Pierrot le fou (1965)

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片这么出名, 看完实在觉得不是很好看. 影片讲述热爱看书和写诗的主角费迪南被在遇见情人 Marianne 後就逃离了安逸的家庭生活, Marianne 坚持将他称为 Pierrot. Pierrot 与 Marianne 走上了杀人/抢劫/偷窃/偷车的私奔之旅. 两人一路被追杀却得以逃脱, 後来又与 Marianne 产生矛盾, Marianne 拿走了 Pierrot 的五万美元, Pierrot 追上後杀死了 Marianne 和其男友, 最後 Pierrot 也自杀身亡. 全片看完感觉剪辑混乱, 剧情跳脱, 音乐时有时无, 全片画外音中所述的章节也是完全混乱的, 主角两人的关系似乎也难以理解, 他们俩人到底是情人, 恋人还是犯罪同伙或间或有之? 此外还有各种意象的运用, 诸如主人公手中拿的书到底是何用意, 片中穿插的各种顏色的诗句/日记片段又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沒有解释. 片中甚至还打破第四面墙让主人公直接称呼观众, 感觉这是大胆但危险的尝试, 我觉得对于本片来说, 这样的尝试也是失败的. 在影片最後, Pierrot 的自杀也是那麼有创意, 将炸药卷在头上爆头而死, 但这样的创意却与剧情无关, 只是为了猎奇吗? 我唯一能想到的本片优点就是, 这部影片对于顏色的创新性应用和摄影了, 从片中主人公两人驾驶着各种顏色的偷来的车子, 配合法国乡间恬静的景色确实是十分亮眼, 到各种顏色的诗句和手写体以及静态绘画画面的展示确实充满了艺术气息. 但仅依据此点并不能挽救这样一部混乱的电影, 即是是有名导演的作品亦不例外~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5/pierrot-le-fou-1965/
最新博文

生きる (1952)

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黑泽明电影, 不过因为看的时间太早以至于我看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实际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本片的故事大概就是叙述一名干着无聊且无用工作的公务员科长突然得知自己患上胃癌命不久矣後性情大变, 从开始找乐子到追求女性, 但一切似乎无法让他找到活的感觉, 同时家里还要面对试图分夺他遗产的儿子和儿媳, 直到他决心利用最后的日子帮助百姓解决一直在政府部门間被推诿而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中主角去世了, 影片透过众人的回忆和追溯得知他的功劳被副市长助理抢去, 而人们也得知他是死前直到自己患病的, 最后, 虽然同事们嘴上说着要学习他的精神, 但最终他所在的科室又成为了之前一样的浪费生命盖章的部门… 影片本身还是非常好看, 黑泽明的叙事和拍摄手法仍然是一流水准, 不过我觉得本片后半部分略有拖沓, 透过参加葬礼的各人追述的方式似乎也有点讨巧. 影片有一些今日看来刻意营造的对比场景, 比如主角决定帮助百姓一刻背景中青少年唱着 “生日快乐” 歌曲, 似乎象征着主角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刻的重生, 又或是葬礼上不动声色的儿子, 坐立不安的副市长助理和前来祭拜哭成泪人的妇孺的对比等等. 总之, 也许当时表现手段还沒有今日这样丰富, 如果相关的对比更加自然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 本片依旧是一部经典作品, 不仅故事好看而且能给予人启迪, 让观众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为当下而活还是在办公桌前如死去 30 年一样不做任何实事的活着, 本片的取向无疑是批判後一种活法, 并且还顺带讽刺了日本政府机构的官僚和不知悔改. 不过我想两种方式都不应极端, 也许综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4/%e7%94%9f%e3%81%8d%e3%82%8b-1952/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Dont Look Back (1967)

一部 1967 年有关鲍勃·迪伦的黑白纪录片, 看完实在觉得不好看. 影片沒有旁白, 全片都是鲍勃·迪伦和身边人士的对话和互动完成. 然而看完感觉影片虽然是追踪了鲍勃·迪伦在英国的一段路程, 但完全缺乏主题, 甚至连普通的家庭录像都不如. 片中所呈现的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又缺乏背景和上下文. 这导致影片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缺异常枯燥乏味. 片中迪伦的话语也多是日常琐碎聊天, 甚至连整段的谈话都很少, 印象最深的也就是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是民谣歌手这点了, 另有一些晦涩的谈话也完全不知重点…期间穿插搭配迪伦的演唱表演作为乐曲欣赏也实在是一般. 不过本片却确实可以作为之前看过没多久的鲍勃·迪伦的传记电影 A Complete Unknown (2024) 的补充材料来看, 那倒是能发现不少穿插印证之处. 然而本片作为独立的纪录片来说, 我觉得实在是不合格, 实在是不知为何本片如此出名, 难道就是因为影片记录的主角是名人的缘故吗? 我觉得除非你的死忠迪伦歌迷, 否则完全不应在此片上浪费时间~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27/dont-look-back-1967/

Maharaja (2024)

一部劇情超級複雜離奇的印度片. 一開始看, 以為是喪妻的主角因為意外得悉三人犯罪的事宜而遭到報復的復仇片, 主角是以尋找 “垃圾桶” 報案, 在等待女兒回來的過程中卻被貪腐的警察嘲笑和戲弄, 直至他賄賂警察來尋找 “垃圾桶”. 然而隨著劇情的進展, 我們發現主角實際是在為被強姦的女兒而尋找三名人犯, 而警察似乎其實雖然貪腐卻找到了真凶? 而在影片最後, 我們卻得知主角的女兒其實并非是片中一直回憶的女兒, 而竟然是 15 年前的那次誤會發生時, 他出於好心向主犯歸還遺忘在理髮店的項鏈時的犯人的女兒, 而他真正的女兒已經死了. 也正是那次誤會導致了三名犯人 15 年後的報復, 最後揭示出犯人們其實毆打的是主犯自己被主角收養的女兒, 並且主犯縱容了同夥強姦自己的女兒. 當主犯最終意識到這點後就精神崩潰自殺了~ 影片本身製作十分精良, 攝影動作都不錯, 音樂略顯單調反而不似傳統印度電影. 本片離奇的劇情還運用了大量的倒敘和插敘, 有時十分讓人費解, 特別是還出現了大部分重複只有細節有差別的劇情, 個人感覺是編劇試圖炫技然而技術卻不足所致, 片中感覺也有不少 bug, 比如本應已經受傷躺在醫院的女兒是如何一直在主角已在報案期間發簡訊和留言的? 又或者腐敗的警察卻那麼輕鬆就找到凶手, 並且還讓主角法外行刑? 此外主角用主犯家中的垃圾桶這樣的緣由報假案也十分奇怪, 明明有許多更好的理由? 總之, 看完我覺得劇情上本片有諸多不通順之處, 如果能打磨的更精細也許本片得分會更高一些~ PS: 本片的標題和先前看過的 Maharaj (2024) 僅相差一個字母, 但是是兩個完全無關且不一樣的影片, 我發現連有些發片組織都弄錯了~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25/maharaja-2024/

Nuit et brouillard (1955)

一部有關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短片. 雖然本片非常短, 只有 30 分鐘, 而且以前也看過很多同類題材的紀錄片和電影, 包括之前看過的超長的 Shoah (1985) , 本以為本片不會有什麼意外的內容. 但看片中卻看到 許多以前從未看過的觸目驚心的照片和影像資料 , 這可能與本片距離戰爭結束非常近以及此後一段時間對於屍體和死者照片的審查有關.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堆滿屍體的萬人坑, 被肢解猶太犯人屍體, 偽裝成醫院的納粹人體實驗場所內的錄影等等, 都是以前前所未見. 影片冷峻的旁白和充滿歷史感和悲愴的配樂讓影片看起來非常動人. 結尾更是在納粹軍官, 囚犯長, 納粹士兵紛紛否認自己責任後提出了犯下這樣罪行的人也許和我們並無不同的疑問, 也提出了應牢記歷史防止未來再次發生這樣事件的呼籲, 難怪本片也得以入選 “視與聼” 的最佳紀錄片名單了~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19/nuit-et-brouillard-1955/

Ainda estou aqui (2024)

非常不錯的一部巴西電影, 影片內容依據真實事件改編, 故事是 1970 年代在軍事獨裁政權統治下的巴西, 退休議員原本富裕幸福的一家, 在某日突然被軍警闖入, 帶離了男主人, 其妻女也接受到了強迫聞訊後放回, 從此男主人消失的一家彷佛從天堂掉落地獄, 然而性格堅韌的女主角即使已經知道 強迫失蹤 的丈夫應該已經被殺, 在被竊聽監視和經濟來源也被切斷的情況下, 仍然堅强的將五個兒女們撫養長大, 並在 20 年後終於得到了丈夫的死亡證明, 並最終寫出了本片所依據的回憶錄. 看完首先感覺影片的鏡頭語言首先就非常有特色, 透過多次的全家福照片和個人照片反應物是人非的變化, 強迫失蹤的父親似乎成了家庭相冊中最明顯的缺失. 本片也善於透過各種小事來引發對片中強迫失蹤的丈夫/父親的懷念, 如死掉的小狗, 收藏的牙齒. 片中妻子被強迫失蹤時的審訊非常真實, 讓人產生 PTSD. 片中的丈夫所從事的雖然是因為同情左派運動而被污衊為共產黨而被殺害的, 但實際共產黨也在進行著同樣的強迫失蹤和法外處決. 看來利維坦無論左右都是邪惡的存在. 另外, 本片將鏡頭對準巴西過去的獨裁歷史, 巴西雖然已經民主化多年, 但近年來因另類右翼的汎濫大有再次獨裁的傾向, 本片自然是有驚醒巴西社會世人的作用. 同時放眼世界的話, 強迫失蹤在世界各地依然廣汎存在, 尤其是中國近年來的行進更是愈加惡劣, 可謂全球第一大強迫失蹤國家, 國際上對強迫失蹤和法外處決也 越來越重視 . 因此本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片的女主角我感覺飾演的非常棒, 將一個喪夫卻不能公開哀悼還要在各種竊聽監視和壓力下撫養全家的堅韌女性的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 本片也是本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但我感覺本片甚至應該再多得一份最佳女主角獎才更名至實歸. 推薦觀看~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17/ainda-estou-aqui-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