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Star Trek: Section 31 (2025)

看了这部 “Star Trek 发现号” 影集的衍生电影, 影片叙述了在另类宇宙中曾经杀死自己亲人而登上王位的人族帝国女王久久, 在 31 号太空站与包括星舰队员的几名秘密组织船员, 阻止其认为早已死亡的旧识夺取大杀伤性武器 Godsend 並封锁两个宇宙的连接点的故事. 全片看完感觉有够烂, 首先对于沒有看过 Star Trek 发现号影集的观众, 本片缺乏对于久久来到这个宇宙的前情就已很不友好了, 而故事的设定本身也问题重重, 各个角色的行事动机都非常晦涩, 导演还似乎还嫌不够复杂, 不仅加入了多个角色的背景故事还故意穿插似乎并不好笑的笑料, 最后的结局更是莫名其妙, 一个先前被渲染成能摧毁整个象限的武器在引爆后竟然队员都全身而退, 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看着片中的叙事方法以及 CG 画面, 让我仿佛回退到了近 30 年前观看烂片 Lost in Space (1998) 的那个夏天. 整齣剧不仅故事老套毫无新意, 也与 Star Trek 缺乏直接联系, 即使是作为剧集的衍生剧感觉也是不合格的, 不知道杨紫琼为何要同意这样的剧本.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6/02/star-trek-section-31-2025/
最新博文

Le Million (1931)

一部 1931 年的法国黑白片, 没想到竟然是音乐喜剧片, 中文名 “百万法郎”. 穷困潦倒到处欠钱的主角某日突然得知自己中了百万法郎的彩票, 但其放有彩票的旧夹克因为阴差阳错被女友借给了躲避警察追捕的黑社会老大, 之后老大又将夹克卖给了男高音歌唱家, 主角又被警察误认为是黑老大. 于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寻找彩票之旅就此展开. 期间既有邻居/债主们得知主角中奖後的态度 180° 转变, 也有认识好友为了金钱的背叛和陷害, 更多的是一系列戏中戏的在舞台场景中的对破夹克的幽默争夺. 1930 年代的非好莱坞电影竟然已经有这么完整, 叙事如此复杂成熟的商业喜剧情节真是令人吃惊. 在影片最后, 黑老大送回了破夹克, 一切皆大欢喜众人庆祝而结束. 全片娱乐性极强, 好笑之处不亚于先进的喜剧, 搭配好莱坞式的歌曲场景, 可谓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商业娱乐电影, 即使放在今日看, 这样的情节一点也不幼稚, 甚至感觉还超越今日的一些类型电影. 不过我感觉影片的结尾黑老大不仅送回破夹克, 还带回彩票的设定有点过于草率和牵强了, 也许这就是娱乐片为了营造大团圆结局而不得不做的妥协吧. 本片也进入过 “视与听” 的名单, 对于老片感兴趣的推荐观看~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31/le-million-1931/

A Minecraft Movie (2025)

看了今年推出的麦块大电影, 故事就是几位现实中都充满生活问题的人穿越到了游戏世界, 结识了已经在 “主世界” 多年的史蒂夫, 为击败地下城中的猪女巫和猪灵们, 夺回返回真实世界的神奇方块, 最后他们终于得胜的老套故事. 对于这样一个游戏改编的电影, 前有马里奥大电影 The Super Mario Bros. Movie (2023) 的成功改编. 但本片的改编却非常幼稚和令人无语, 奇怪的故事衔接和东拼西凑的游戏元素, 感觉是导演在尽力玩梗却过于生硬, 突如其来的歌唱让本片风格更加奇怪. 最不能容忍的是, 本片从一开始为什么非要弄成让真人加入来演出, 如果做成完全动画版的方式不是更好吗? 片中人物的脸谱化严重, 影片还加入了村民偷越到现实世界和女校长谈恋爱的支线, 更是莫名其妙. 总之, 感觉这样的一个故事套用在任何游戏中都可以万用, 实在是编剧偷懒的表现. 而在剧情上, 透过游戏世界的冒险, 解决了所有人在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的俗烂套路已经完全让人提不起一丝兴趣了, 看完本片, 所留下印象的也只剩下偶尔的小幽默和玩梗而已~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25/a-minecraft-movie-2025/

用心棒 (1961)

黑泽明执导的一部 1961 年日本黑白影片. 影片描绘了一名落魄武士在一座因两派别对立而治安混乱的小村镇中, 利用计策和勇武, 以一人之力消灭了两派, 让村镇从此恢复安宁的传奇故事. 看完本片, 我才觉得这就是个日式西部片翻版, 片中的小镇场景, 酒馆老板的安排, 以及决斗的设定无处不让人想起西部片. 而黑泽明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日本文化移植, 加入了大量日本元素, 几乎都可以看作是文化挪用了. 当然最大的不同就是片中的决斗都是采用武士刀, 而唯一拿枪的正是最大的反派恶人. 影片的表演十分精彩, 主角的饰演即酷又性感, 而剧情也十分吸引人, 黑泽明的说故事能力确实很不一般. 片中的摄影也十分精良, 还有大量的日式幽默, 让这部接近两个小时的武士电影不至于过于严肃和紧张. 不过我觉得本片的总体情节在今日看似乎老套了, 从开头人物和小村镇的基本情况了解之后, 其余的情节的大方向就已几乎完全就在意料之中. 基本上来说, 这就是一部非常通俗好看的日式商业西部/武侠片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24/%e7%94%a8%e5%bf%83%e6%a3%92-1961/

Chronique d’un été (1961)

一部法国纪录片, 中文名 “夏日纪事”, 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 原来以前中国 CCTV 那个被嘲笑的著名反复询问路人 “你幸福吗” 的采访是模仿这个纪录片开头弄的. 本记录片是所谓的 “真实电影” 创始作品, 影片除了记录寻常路人的生活感想, 还包括有导演团队制作自己这部影片的过程, 讨论和思考. 最后还有邀请受采访的路人们回来看制成品的感受. 影片作为艺术流派来说, 可能当年确实是有新意. 然而看完我觉得, 这样所谓的 “真实电影” 的纪录片似乎过于强调完全重现生活的真实, 却也放弃了导演/编剧自己的选择. 影片丢弃剧本, 完全依靠那些未经影视训练的路人谈论感受和琐事, 然而大众教育的水平注定了这些普通人是谈不出什么高深的见解, 只能流于日常琐事和喜怒哀乐. 当然导演也许就是想表现这些日常的 “真实”, 但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影片琐碎冗长, 这里的冗长并非影片真的很长, 而是给观众感官上感觉很长很无聊. 同时, 如果观众本来日常就已经日日生活体验在 “真实” 之下了, 又为何要选择花时间去看所谓的 “真实电影” 呢? 更甚, 在现在人人拥有手机的时代, 是不是每个人随手拍都能称作是 “真实电影” 了? 我想这类真实电影的表现形式其实是电影发展最早期的形式, 之后被淘汰正是因为其形式上的无趣和限制. 而在 1960 年代的此类重新被发明出的 “创新” 其实是在走回头路, 因此 “真实电影” 其实并非是艺术的进步反而是後退才对~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18/chronique-dun-ete-1961/

La grande illusion (1937)

本片讲述一战期间, 在德国后方一处德军战俘营里, 法国俘虏们受到了热情和舒适的招待, 其中法军战俘波迪奥和德军监狱长罗弗斯汀上尉都是贵族, 他们惺惺相惜並都厌恶战争, 却因为国家立场不同而被迫为敌. 狱中生活丰富多彩, 既有美食也有娱乐, 但他们仍然决定越狱. 後来波迪奥在掩护同宿的另外两名战俘越狱时被监狱长开枪击中而死, 两名战俘逃至村庄, 遇见德国寡妇艾莎, 艾莎冒着危险收留了他们, 並与其中之一产生爱情, 但最终两人仍决意返回法国, 在他们刚刚逃至瑞士境内时, 德军发现了他们, 却决定不再开枪, 影片至此结束… 看完感觉…片中展现的战俘收容场景简直可以用奢华来形容, 有皇后送来书籍, 还有鱼子酱可以吃, 片中对德军对于契约遵守和人道行为的描绘是不是太超过现实了? 还是说一战仍然是一场古代战争, 贵族之间即使为敌仍然能互相体面的对待彼此, 反而同属一个阵营的贵族和平民反而偶有矛盾? 不过最后却是贵族牺牲自己挽救了平民越狱. 这样的场景与二战的残酷完全不同. 但当时民族主义却也已经诞生, 當法军唱起国歌时, 也隐含着对即将到来的残酷现代世界的隐喻吧. 全片较为慢热, 开篇不知所云, 甚至让人困倦烦躁, 後面才慢慢知道是个越狱的故事. 整部影片并没有坏人, 所有人都只是被无情的卷入了战争中. 可以说影片反应的就是战争扭曲了人性, 让本应是好友的人们彼此厮杀, 但同时人性也在抗争战争, 法军战俘和德国寡妇就产生了爱情.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遵守西方传统人道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 试想如果这样的敌对双方的爱情发生在中日战争, 又或者片中战俘营的场景发生在国共内战的场景, 不被骂死才怪呢~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17/la-grande-illusion-1937/

Иван Грозный (1944)

一部苏联黑白片, 影片从伊凡加冕成为俄国第一个沙皇讲起, 到实行专制统治, 收回公卿权力, 遭到公卿集体反对和破坏, 同时他对外实行侵略政策, 击败了哥撒人. 他还以假装死亡来测试公卿们的忠诚, 一系列改革之下, 导致了许多公卿的叛逃, 最后甚至他最信赖的好友最后也反叛了, 伊凡妻子亦被毒死, 不过即使如此, 伊凡仍然坚持改革, 最终他一改传统, 依靠着普通民众的支持, 重新燃起斗志… 不知别人如何, 反正我看完感觉本片人物的形象过于脸谱化, 片中角色的举手投足都十分做作, 是戏剧而非电影的感觉, 宫廷斗争的情节拍得也十分抽象, 缺乏细节. 本来宫斗情节应该十分戏剧化的, 但本片将故事浓缩成了似乎过家家一般, 总体评价就是确实是十分具有共产主义国家样板戏的神韵, 也许本片就是样板戏的前身? 不过本片也并非一无是处, 片中人物的面部特写, 光影结合, 以及人物服装, 表情等方面的对比都做的十分不错. 听说本片本来是斯大林意图拍摄揭露封建王朝残暴统治的政治宣传片, 最后导演爱森斯坦却将一代暴君塑造成了走人民路线的领袖, 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暗讽斯大林呢? 听说斯大林看完还十分喜欢, 也许也正是因此深谙圣意才能得奖, 这样想来到也是十分的讽刺了~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5/10/%d0%b8%d0%b2%d0%b0%d0%bd-%d0%b3%d1%80%d0%be%d0%b7%d0%bd%d1%8b%d0%b9-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