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黑泽明电影, 不过因为看的时间太早以至于我看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实际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本片的故事大概就是叙述一名干着无聊且无用工作的公务员科长突然得知自己患上胃癌命不久矣後性情大变, 从开始找乐子到追求女性, 但一切似乎无法让他找到活的感觉, 同时家里还要面对试图分夺他遗产的儿子和儿媳, 直到他决心利用最后的日子帮助百姓解决一直在政府部门間被推诿而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中主角去世了, 影片透过众人的回忆和追溯得知他的功劳被副市长助理抢去, 而人们也得知他是死前直到自己患病的, 最后, 虽然同事们嘴上说着要学习他的精神, 但最终他所在的科室又成为了之前一样的浪费生命盖章的部门… 影片本身还是非常好看, 黑泽明的叙事和拍摄手法仍然是一流水准, 不过我觉得本片后半部分略有拖沓, 透过参加葬礼的各人追述的方式似乎也有点讨巧. 影片有一些今日看来刻意营造的对比场景, 比如主角决定帮助百姓一刻背景中青少年唱着 “生日快乐” 歌曲, 似乎象征着主角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刻的重生, 又或是葬礼上不动声色的儿子, 坐立不安的副市长助理和前来祭拜哭成泪人的妇孺的对比等等. 总之, 也许当时表现手段还沒有今日这样丰富, 如果相关的对比更加自然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 本片依旧是一部经典作品, 不仅故事好看而且能给予人启迪, 让观众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为当下而活还是在办公桌前如死去 30 年一样不做任何实事的活着, 本片的取向无疑是批判後一种活法, 并且还顺带讽刺了日本政府机构的官僚和不知悔改. 不过我想两种方式都不应极端, 也许综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4/%e7%94%9f%e3%81%8d%e3%82%8b-1952/
义和拳最初实际是反清的组织, 不过后期在朝廷的扶持下将口号为了扶清灭洋, 慈禧太后借用拳匪的力量妄图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将所有外国人都赶出中国; 同时慈禧也想借此打击国内的维新派, 妄图重新闭关锁国. 故事就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发生的. 影片是以义和拳匪杀害德国公使和日本公使, 围困北京禁城旁东交民巷的万国公使馆, 导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解救公使馆为背景. 故事的焦点集中在被拳匪围困了 55 日的大使馆和他们的抗争上. 这段历史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中被严重的扭曲了, 义和拳被描绘成了伟大的农民起义, 而八国联军仿佛成了肇事者. 这部电影基本还原了大的历史背景. 当然这部电影的缺陷还是有的, 特别是慈禧和手下的大臣都是由非亚裔出演的, 虽然化妆刻意的掩饰他们的种族, 但还是产生了比较怪的效果. 而在主角刻画方面, 好莱坞也刻意的强调了美国的作用, 而忽略了其他国家特别是当时日本 德国 法国 和英国的作用, 而历史史实是这四个国家在公使馆围困斗争和解救方面发挥的作用至少是比美国多的. 画面方面, 因为是 1963 年的电影, 不能要求过高, 一些中国场景还是还原的比较真实的, 可以看出的确花费了功夫研究. 当然可能也有 bug, 但我没找到. 考虑到这部电影又在中国是禁片, 过多的强调场景细节似乎也没太大的意义了....... 6 .9 / 8 .0 北京55天 (1963) 影评 (9) 收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