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09的博文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Minority Report (2002)

还可以的一部科幻动作片, Tom 的演技不错. 史匹伯导演的电影中, 场景设计都一向非常好, 这部也不例外, 将未来世界中, 商业对人隐私的侵犯表现的淋漓尽致, 动作产品也很过瘾, 印象最深的是单兵飞行器打斗和蜘蛛搜索的两个场景, 特别是穿着喷射飞行器打斗那段的情节还很搞笑. 整部电影让人感觉有 Matrix 的阴暗感觉, 甚至某些配乐也有些像, 不过不如 Matrix 的地方还是很多, 特别是看到后半段, 我已经猜出凶手是谁了, 这就比不上 Matrix 那种完全无法预料的剧情进展, 因此称不上是经典. 7 .8 / 8 .1 少数派报告 (2002) 影评 (708) 收藏 (2234)

Donnie Darko (2001)

剧情设置非常非常复杂的故事, 能感受到导演已经尽力说清楚, 不过如果不配合讲解估计大部分观影者仍然是一头雾水, 情节拍摄的很诡异很吸引人, 至少在结尾之前都是这样的.  官方网站 的设计也充满了诡异而复杂的气氛. 这里已经有很多关於剧情的介绍了, 比如 这一篇 .  另外这部电影的配乐十分好听, 都是很有氛围的歌曲. 表演也不错, 发现了不少熟悉的电视剧演员, 比如 BSG 和 Heros 里的. 缺点就是故事太复杂, 虽然很好看, 但我也实在不想再重看一遍了... 7 .8 / 7 .6 死亡幻觉 (2001) 影评 (859) 收藏 (2273)

The Bridge of San Luis Rey (2004)

非常宗教感的电影, 讲述的是西班牙殖民秘鲁早期, 一名教友试图从一场事故中追寻五个遇难者生前的生活的交集, 探索事故的意义和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而被宗教法庭判为异端被火刑烧死的故事.  编这样的故事实在是有点无聊, 最後的结论也很平淡, 没有丝毫提升. 不过发现电影的音乐还不错, 很有南美风格. 另外几个镜头还出现了羊驼... 6 .9 / 5 .3 圣路伊斯大桥 (2004) 影评 (6) 收藏 (3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

看完了这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 感觉情节有问题, 也比较拖沓, 并没有说的那样好, 即使是史蒂夫史匹伯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啊.  片中机器人的形象很令人印象深刻, 泰迪熊的灵活做的也很棒, 後来才知道是工业光魔的作品. 约翰威廉姆斯的配音没听出, 看字幕才知道了. 情节上的问题后半段比较明显, 不仅前后脱节和跳跃的情况, 而且有科幻硬伤, 史匹伯仍然还是只适于拍摄以科幻做背景的人文片. 而对这种 Cyberpunk 的硬科幻, 史匹伯竟然拍出 2000 年的头发完全还不腐烂的情节, 大概他对两千年到底有多长根本没概念... 总之, 这部电影有亮点, 但并没有好到必看的程度. 8 .5 / 6 .3 人工智能 (2001) 影评 (1515) 收藏 (4167)

Гамлет (1964)

看了这部前苏联时代版本的哈姆雷特, 确实改编的很棒, 也是我看的几个版本 ( 1 , 2 , 3 ) 中对情节的修改取舍做的最好的一部. 摄影虽然是黑白, 但光影效果掌握的很好. 不愧是当年的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缺点, 主角表现力稍微有点弱, 心理活动刻画的没有另外几部明显. 7 .8 / 7 .9 哈姆雷特 (1963) 影评 (1) 收藏 (12)

How Many People Can Live on Planet Earth (2009)

看了這部很有信息量的紀錄片, 其實是 BBC 專欄節目 "地平線" 中的一集, 很有說服力, 而且還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實. 如: 1. 中國, 沙特, 和英國都在非洲大量買地種糧再進口國內, 而那些被買地的國家再從國際援助中獲得本國產的糧食; 2. 印度曾經實行非常殘忍的絕育懲罰, 對輕罪的處罰也是絕育手術; 3. 如果目前人口數按 全球公頃  (gha) 來計算, 全世界每人應折合 2gha, 然而現實是: 印度連 0.5gha 也沒有, 非洲大約 0.5 gha, 中國正好大約 2gha, 西歐大約 4gha, 英國 5gha, 美國 9gha. 4. 每個人需要的維生資源真的很大 5. 自然資源特別是淡水, 已經在各方面顯示出枯竭的跡象, 如片中舉出的在最近 20 年就失去 90% 面積的咸海 ( Aral Sea ) 和乍得湖 ( Chad Lake ).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只剩下感官刺激的电影. 导演篡改了历史, 让希特勒死於了电影院大火的设定其实挺无聊的. 表演是这部电影的亮点, Brad Pitt 反倒不是很出彩, 扮演 Hans 的演员却真是演的太棒了, 将纳粹军官的那种変態表现的淋漓尽致. 8 .3 / 7 .3 无耻混蛋 (2009) 影评 (3234) 收藏 (5951)

For All Mankind (1989)

关於人类登月的全长纪录片, 影像弥足珍贵, 展现了第一手的影像资料, 都是普通新闻资料无法提供的. 比如看完才知道第二个登上月球的奥尔德林说的是: "And that may have been a small one for Neil, but that's a long one for me." :D 从太空看地球, 确实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影响, 对整个人类来讲, 阿波罗登月都是历史性的事件, 无论用怎样的词语都不足以表达它的伟大. 这些记录下创举时刻的珍贵影像资料, 也是对那些该死的阴谋论者最好的回击. 7 .8 / 8 .4 为全人类 (1989) 影评 (15) 收藏 (53)

The White Diamond (2004)

听见开篇的音乐, 就想起了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7), 最後确认果然是同一位导演 Werner Herzog 的作品, 和那部一样, Herzog 还是在记录自然的名义在关注人的思想状态, 这部的视角更扩展到了在圭亚那的本国人.  缺点是缺少一个主题思想, 有点太散了~~ 7 .6 / 7 .2 白钻石 (2004) 影评 (12) 收藏 (111)

Earth (2007)

之前看过 NHK 播放的 BBC 的行星地球系列, 不过还是被这部重新剪辑的电影版震撼住了, Disney 的煽情用的恰到好处, 实在是太震撼了~ 这部完全没有 CG 的纪录片比起那些科幻片展现的景色还要奇异壮观 Marverlous! 8 .9 / 9 .3 地球 (2007) 影评 (98) 收藏 (423)

Garbage Warrior (2007)

这部纪录片前半部分让人觉得这位主角是个嬉皮疯子, 要不就是隐藏在高尚理由面具下的骗子, 至少也是某种偏执狂. 不过当看到他利用以前经验, 对南亚海啸及丽塔风灾的受害者实施救助之时, 发觉他真的不是, 也许他性格中确实有偏执的成分, 不过对环境的关心却是发自内心的, 不论他的方法是否太过极端, 他却是好心要帮助人们 (并且确实也帮上了) 的. 这份对环保理念的亲身参与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  PS: 片尾字幕很有趣的提到这部纪录片产生的碳排放已经藉由植树而抵消, 而使用的汽油大部分也是生物燃料, 也算是对这部纪录片所提倡的环保理念切身实地的履行吧~~ 7 .6 / 6 .7 垃圾勇士 (2007) 影评 (8) 收藏 (13)

Addicted To Plastic (2009)

很奇怪无论在 IMDb 还是这里都無法找到这部纪录片, 拍的还是挺不错的, 以後尽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特别是不能乱丢塑料垃圾了.

Food, Inc. (2008)

又是一部关於食物的纪录片, 比起 Earthings (2007) 或是 Unser täglich Brot (2005)  视觉震撼要弱不少, 不过主题是类似的.  不过相比上面列出的两部震撼之作来说, 这部纪录片不仅说服力一般, 而且 "科学性" 并不十分高明, 甚至十分盲目和激进, 比如片中对转基因作物的批评导演只是从孟山都的不良作为来批驳, 却对转基因作物确实的提高了产量视而不见. 而片中一味推崇有机农业, 却不去思考在目前的人口压力下, 那样低效的农业根本无法满足人口需求. 农业工业并不是生来就如此, 现在的情况也是人们需求造就的. 当然片中可取之处还是有的, 关於食品标签和污染停业制度, 大肠埃希杆菌 (E. Coli.) 污染问题和高果糖玉米糖浆 ( HFCS ) 的问题的关注就很好. 特别是 HFCS 成分已经入侵了 90% 的超市产品. 确实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另外还了解到了原来美国只有 13 家屠宰厂, 农业跨国公司的集约化确实很强大啊. 8 .3 / 6 .3 食品公司 (2008) 影评 (249) 收藏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