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0的博文

Star Trek: Section 31 (2025)

看了这部 “Star Trek 发现号” 影集的衍生电影, 影片叙述了在另类宇宙中曾经杀死自己亲人而登上王位的人族帝国女王久久, 在 31 号太空站与包括星舰队员的几名秘密组织船员, 阻止其认为早已死亡的旧识夺取大杀伤性武器 Godsend 並封锁两个宇宙的连接点的故事. 全片看完感觉有够烂, 首先对于沒有看过 Star Trek 发现号影集的观众, 本片缺乏对于久久来到这个宇宙的前情就已很不友好了, 而故事的设定本身也问题重重, 各个角色的行事动机都非常晦涩, 导演还似乎还嫌不够复杂, 不仅加入了多个角色的背景故事还故意穿插似乎并不好笑的笑料, 最后的结局更是莫名其妙, 一个先前被渲染成能摧毁整个象限的武器在引爆后竟然队员都全身而退, 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看着片中的叙事方法以及 CG 画面, 让我仿佛回退到了近 30 年前观看烂片 Lost in Space (1998) 的那个夏天. 整齣剧不仅故事老套毫无新意, 也与 Star Trek 缺乏直接联系, 即使是作为剧集的衍生剧感觉也是不合格的, 不知道杨紫琼为何要同意这样的剧本.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6/02/star-trek-section-31-2025/

Fantastic Mr. Fox (2009)

非常的好看的一部木偶停格動画. 故事和拍摄风格都饱含新意, 制作也很用心, 从开始几分钟看就发现电影营造的氛围已经完全吸引住了我. 随后层次不穷的小趣味和流畅的故事演绎更加分不少. 最让人惊喜的是这部电影的声音方面, 接近完美的配乐和配音, 非常棒! 8 .3 / 8 .1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009) 影评 (1080) 收藏 (1895)

Star Trek IV: The Voyage Home (1986)

比较蠢的一部 Star Trek, 看後感觉不好. 也许和 1980 年代兴起的环保概念有关, Star Trek 竟然也弄了一部环保题材, 还是到今天都是环保主角的鲸鱼, 但编剧实在功力不够, 整个故事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特别是对於时间旅行这个设定, 编剧编写的缺乏说服力而且生硬无比. 另外电影节奏掌握的也不佳, 可看的只剩下搞笑部分, 但不是很多, 于是将充满恢弘气势的 Star Trek 沦为幼稚的二流喜剧. 电影开头和结尾的音乐还不错, 但不知为什么导演很吝啬在片中配乐, 乐曲的比例很小, 只在几段有注意到. 另外一個不算是缺点, 但电影中 1980 年的设定在今天看来确实是太落後了, 导演掺杂了太多的时代色彩想讨好当时的观众, 但这也导致这部 Star Trek 无法与几十年後的观众产生共鸣. 7 .7 / 5 .3 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 (1986) 影评 (37) 收藏 (93)

Star Trek III: The Search for Spock (1984)

Spock 竟然在这集中借助起源星又复活了, 而 Kirk 船长上集刚冒出的儿子又莫名其妙的死了, 不过比起这两件, 更最重要的是在这集里, Enterprise 號自毁在 Genesis 星的大气层, 看来下集是要换全新的 Enterprise 了 -_- 虽然这集的情节很夸张, 但其实电影拍的还不错, 片长只有不到 2 小时, 比 I 和 II 都短, 但觉得比第二部更好, 而稍逊於第一部. 另外感觉对反方面的主角克林贡人刻画比较单一, 对 Enterprise 孤注一掷的冒险行动编剧编排的太过顺利, 没有峰回路转的快感. 7 .2 / 7 .3 星际旅行3:石破天惊 (1984) 影评 (27) 收藏 (83)

Star Trek: The Wrath of Khan (1982)

挺矛盾的一部 Star Trek, 单看这一集, 拍摄上显得比上一部要更沉闷, 不僅節奏緩慢, 很多時候甚至完全捨棄了背景音樂, 不能说是吸引人的电影, 情节上也缺少高潮, 而且几个新舰队演员的表演也很生硬;  但若从整个 Star Trek 系列来看, 这又是一部很重要的电影, 因为 Spock 之死的重要情节发生在这一集中. 主角們雖然都容顏老去, 但演的都賣力, 也頗动情, Leonard Nimoy 塑造的只有逻辑没有情感的 Vulcan 人在最後關頭卻捨身救人的形象, 永遠的留在了電影歷史當中.  PS: 注意到特效是 工業光魔 , 音樂是 詹姆士霍納 , 都與前作不同, 能明顯感受到風格的變化. 7 .3 / 6 .2 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 (1982) 影评 (37) 收藏 (103)

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1979)

电影版的第一部, 恢宏的太空史实之始. 我看的这版 Star Trek 应该部分配音和視效是 20 多年後 DVD 发行时有补做, 1979 年应该还未有如此高超的 CG 視效吧. 剧情和表演没太大问题, 就是情节进展有点过於缓慢, 会话之间的空白比起现在的电影要多很多. 演员基本是电视剧的老演员, 不过飞船的设定和对科技的想象比起 1960 年代电视剧拍摄时要进步不少. 音乐从这部电影开始启用了新的 theme, 要比 1960 年代的主题有力许多, 将过去圆号为主的音色改为了小号和中号, 呼应了翻新过的企业号的又一次宇宙之旅. 这集中, 一处重大而又比较搞笑的设定是片中将外星人原型设定为 NASA 在片中时间 300 年前发射的航海家 6 号 ( Voyager 6) 探测器, 探测器穿越虫洞被机械基础的外星人改装, 送回寻找创造者. 虽然 Voyager 实际并没有 6 號探测器, 但这个设定还是十分的有趣的.  同样还感觉这部电影应该也受了 1968 年 2001: Space Odyssey 的影响, 很多场景似曾相识, 剧情的设定也隐含了对机械超越人类的隐喻, 当然而比起 2001 太空奥德赛, Star Trek 明显要更通俗. 总体来看, 这是一部很硬的科幻, 适合逻辑的 Vulcan 人观看 : - ) 7 .2 / 6 .6 星际旅行:无限太空 (1979) 影评 (50) 收藏 (121)

Les Chinois à Paris (1974)

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看, 其实片中不管是对法国人还是对中国人的讽刺都是挺到位的, 缺点也许是在很多亚洲演员不是专业的, 演技有些小问题.   这部电影虽然主旨并不在于中国, 也不是为了反讽而作, 但片中对文化革命时代中国的讽刺却很真实, 出色的展现了共产极权主义和当时中国的荒谬和可笑.  其实即使到今天, 中国仍在很多事务上与世界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矛盾, 但因为在这几十年来 "政治正确" 概念的发展和影响下, 西方电影中有胆敢於讽刺非西方国家的导演越来越少. 即使有这样的电影, 也被众口妖魔化和诬蔑成反华电影, 实在十分的可惜啊. 片中最出色的表演是卡门 (民主改革版) 一段, 中西文化合璧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吧. 7 .0 / 6 .1 解放军在巴黎 (1974) 影评 (95) 收藏 (299)

Kundun

The Iron Mask (1929)

1929 年的影片, 看的版本中的旁白应该是後来配上的, 原始版本应该是默片. 比较真实的还原了大仲马的名著, 表演的也不错, 将达达尼亚和三个火枪手的忠诚和勇敢还原的很好. 另外还有著名的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7 .3 / 7 .0 铁面具 (1929) 影评 (1) 收藏 (1)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2009)

Moore 的纪录片还是那样偏执, 这部 Capitalism: A Love Story 虽然事实部分似乎没有大的问题, 揭示的现实也没造假, 但论述仍然是一根筋, 其实片中已暗含自相矛盾之处, 如: Moore 在片中口口声声反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 宣扬共同致富, 但实际上在稍後他又反对美国政府救市, 这次他又是站在了自由市场经济一边. 他反对美国政府救市, 而美国政府救市的行为却是他支持的政府干预市场的社会主义行为, 自相矛盾... 要说到社会制度上, 资本主义确实是最合理的制度, 这不是因为它在理论上多么合理, (就像 Moore 在片中批判的那样是可以找出资本主义理论中的各种不足) 而是因为资本主义不是发明的, 而是社会自己产生的. 非社会自我产生的制度, 虽然理论上很完美, 但实际带来的是灾难.  另外, Moore 实际上在片中如果不是故意混淆概念, 也至少是部分偏题了, 将银行的不正当做法和议会中的不正当, 甚至一些个人问题, 也都归类影射资本主义, 这也是很荒谬的. 而且就使是 Moore 羡慕的欧洲, 日本, 也没有说要放弃甚至反对资本主义啊. 像这些矛盾之处还很多, Moore 通过时间差和不停的快速转移话题对观众进行暗示也是很下三滥的手法... 总结就是, 第一片中揭示的问题是值得重视, 也是需要解决的, 但那不是资本主义的问题, 解决方法也不是 Moore 宣扬的那样, Moore 从头到尾根本没证明这些问题是资本主义的问题. 第二, 我一点也不认为奥巴马比布什好, 第三,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是目前为止人类最合理的制度, 所以我也反对救市的行为, Moore 在片中即反对救市又反对自由市场竞争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 PS: 片尾的国际歌变奏还不错... 8 .3 / 7 .2 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 (2009) 影评 (162) 收藏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