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四月, 2012的博文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楢山節考 (1958)

      這是 1958 年的原版, 非常特別的, 本片也許因為時代原因, 並非實景拍攝, 而是採用獨特的日式舞台劇形式, 配合了日本傳統戲劇和民謠的形式作為旁白, 加上極其有特色的光影佈景和切片鏡頭轉換, 比起純粹的舞台劇又更上一層樓, 讓全片散發出獨特的日式美感, 整體效果非常好.    劇情上對比 1983 年的版本 , 本版本依舊是同樣強大, 特別是後半段的上山路程感覺 1983 年版幾乎是複製了整個版本.    強烈推薦觀賞~   PS: 看了結尾才知道楢山的真實位置是在長野県千曲市東筑摩郡筑北村的 姨捨山  (おばすて, obasute).       8 .3 / 9 .1 楢山节考 (1958) 影评 (22) 收藏 (95)

Üç Maymun (2008)

      非常沉闷的土耳其电影, 讲述因为帮忙顶罪而给一個家庭带来的连环性的悲剧. 全片没音乐, 对话也很少, 甚至活动的场景都不多, 纪实般的静态场景堆砌充斥着全片, 我理解导演想表达出沉闷压抑的气氛, 但全片都如此仍然是非常考验观众耐心的. 实话说, 本片的故事情节上还可以, 也凸显出了土耳其这样一個男权至上的社会中, 女性权利面临的钳制和造成的悲剧. 但片中的不少意象都比较晦涩, 另外, 在接近结尾处儿子杀了那名政治家後的设定本来是颇有趣的, 如果电影能在此结尾就很好, 但导演却狗尾续貂的让片中父亲把罪名转嫁到一名店中小工身上, 让前面其赚取的同情毫无保留的丧失殆尽, 破坏了全片的氛围, 也是本片剧情上的一大败笔.  7 .8 / 5 .6 三只猴子 (2008) 影评 (105) 收藏 (359)

武訓傳 (1950)

      看完重現於世的武訓傳 (1950), 觉得演员和劇情都做的不錯, 並且也對這部電影遭到莫須有的批判而不平, 但卻也不能同意編劇的觀點.    首先, 這部電影所宣揚的完全就是無產階級意識形態, 即使是隱藏在真實歷史事件的外衣之下, 仍然展現的是那套赤貧階層流氓無產份子的革命思想, 只不過採用的敘事方法比較曲線, 沒有直接讚頌暴力革命而已, 然而即使只是表述方式不同, 這部實際上為了討好献媚當時新政權的電影, 卻被新政權批成反革命. 以及此後圍繞這部電影的著名批判, 都成為了圍繞這部電影的故事中的最為荒誕可笑的部分了.   而關於本片的故事本身, 中 共的批判固然荒謬, 影片中那些對於鄉紳階層的醜化, 無處不顯露的對有產階級的仇恨感以及對殘忍的太平軍暴動的洗白和美化, 也完全就是本片作者在無產階級史觀影響下產生的反動歷史觀的大爆發. 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和影片中蒙太奇的使用更是加強了這種謊言的影響力和穿透力, 加上本片又被荒謬的批判過, 造成了不同意批判本片的觀點似乎就必須要同意本片觀點的假二難迷思, 而實際這種選擇是並不存在的. 雙方代表的是同一種反動歷史觀 - 都是反動的無產階級史觀 (這在片尾甚至直接露骨的表述出了).    而對於武訓本人, 他只是一名普通好心乞丐+民間教育家而已. 並沒有可能想到在他死後會成為各種政治鬥爭的工具, 甚至死後也不得安寧, 屍首被挫骨揚灰, 就只能是令人感嘆了罷~ 8 .2 / 5 .8 武训传 (1950) 影评 (20) 收藏 (63)

עיניים פקוחות‎ (2009)

        一部以色列影片, 講述在猶太正統牧區發生的一樁同志愛情. 展現了猶太教對同志的冷暴力和以色列獨有的基布茲公社社會對個人的壓力和管制, 看完對以色列的正統宗教社區能有更多的了解. 主角全片不苟言笑, 整體感覺比較壓抑沉悶, 當然這和故事也有關, 最終迫於社區壓力, 終於分開了兩位, 不過感覺收尾處理的不太好, 首先主角承認是受到惡魔附體又轉回到過去的狀態, 最後的浸入水中則卻成了開放結局, 如果能稍微修改, 也許能讓全片故事更有意義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