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13的博文

Persona (1966)

没看懂这部 1966 年的瑞典黑白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有名的女演员伊丽莎白突然不能说话了, 医疗检查发现她并没有任何身体疾病, 护士在医生的建议下和伊丽莎白一起来到海边的度假屋修养, 期间女护士向不能说话的伊丽莎白透露了很多私人故事, 後来女护士发现伊丽莎白在寄出的信中谈论了她的私事而生气恼火, 可是伊丽莎白仍拒绝发出声音, 女护士之后成了伊丽莎白的替身, 与伊丽莎白丈夫做爱, 照顾孩子, 影片结尾女护士似乎成为了伊丽莎白… 看完觉得这部电影实在太过先锋, 我完全看不懂其中的含义, 整部影片我看懂的似乎只感觉摄影确实非常有艺术气息, 开篇的意识流场景甚至无端插入了零点几秒的大鸡巴更是不知所云, 后面又插入了越南战争中的僧人自焚等当时的世界政治场景, 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本片的奇怪程度虽然沒有 8½ (1963) 或 Зеркало (1975) 那样对剧情完全不知所云, 但也已经很难理解了, 不知道视与听为何对本片的评价如此之高. ★★★★☆☆☆☆☆☆ PS: 影片结尾出现了一个很像 Zuckerberg 的雕像, 略微有趣… PPS: 本片的全剧剧本可在以下展开找到, 也许看后能让对本片多一点理解也说不定? 伯格曼著:《假面》(全剧剧本)     沈语冰 译          [伯格曼的说明]我不是在通常意义上写电影剧本的。我所写的似乎更像是一首曲子的旋律线,希望在我的同事的帮助下,它能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首管弦乐曲。在许多方面,我都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方面则毫无所知。我发现我所选择的主题非常宏大,而我所写的东西或包含在最后的影片(令人讨厌的想法)中的东西,注定是完全任意的。因此,我吁请读者或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处理我已经写出的这些材料。          1          我想象着从放映员那里发出的电影光束的透明丝带。标记与画面都被清洗一空,只剩下那光束从银幕上产生出来的颤动着的反射光。从扬声器里我们只能听到扩音机的声音,而扬起的尘土的轻微的声音穿过录音重放装置不断地传出来。          光线确立自己并逐渐加深。不连贯的声音与言语的短暂碎片,像溅起的火花,开始从天花板与墙壁上往下掉。          从这样的纯白中出现了一团云的轮廓,不——是一池水,不——一定是云,不——是一棵枝...

The Invisible War (2012)

关於美軍中的性骚扰和强姦案事件的纪录片, 影片通过采访受害者, 专业人仕和政府人员, 展现出了一副问题极其严重的图景, 依据本片描述, 强姦事件在美軍中不仅是广泛存在, 而且男女都有, 受害者还几乎都会受到二次伤害 (如降职, 报复, 忽视等), 一些勇敢站出的受害人所作的法律努力也完全無用, 所有情况依然一样, 軍队内的司法体制完全自成一体, 指挥官拥有决定权. 依据本片的描述, 可以想见其中的黑暗,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幷不是空穴来风, 既然軍队自成一体, 那么在没有外界监督下自然很可能产生这样的问题. 而这也是两难问题, 如果完全公开社会监督就有泄密的可能, 对於进攻性为追求的軍队来说, 也有牺牲战斗力的问题. 片中访谈的受害者遭遇都挺可怜, 但在可见的将来, 不太可能有巨大的改变, 即使有像本片这样的影片出现也是一样, 而且在看完本纪录片後反而更加确信了这一点~~~ ★★★★★★★☆☆☆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2012)

关於一位名叫 Rodriguez 的歌手, 在美国无人知晓, 却在南非大受欢迎 20 多年, 而他自己却不知的纪录片. 整个故事本身就非常的戏剧性, 而拍摄的也不错, 开头以 Rodriguez 的传奇死亡方式吊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後半段才道出原来他并没有死, 而是回到了体力劳动者的行列. 影片大部分是通过访谈进行推进的, 对於南非乐迷的好奇心和妻儿不舍的精神十分欣赏, 其寻访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也可以从中看到音乐工业的残酷和贪婪, 反而是後面真正对 Rodriguez 的采访有一些失望, 也许就是如片中一位南非记者所说的, Rodriguez 实在是太害羞了. 不过影片还是通过 Rodriguez 的女儿们的访谈, 谈出了其性格特质. 而结尾的字幕更道出 Rodriguez 把复出成名後的报酬都给了亲人和好友更是令人惊异. 因为这是一部关於音乐的纪录片, 音乐在本片自然是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影片中用到的歌曲都是 Rodriguez 所唱. 听起来还确实是不错, 至於当年在美国完全卖不动, 我认为还是其名字太过西班牙化的缘故吧~ 而他自己倒是非常看得开, 認为音乐界本来就没有甚麼肯定的事, 有人就是运气不好. 从这个角度, 本片又像是一部励志片, 而且是完全真实的. 推荐观赏~~~ ★★★★★★★★☆☆

ParaNorman (2012)

無論是形式還是劇情都堪稱完美的一部定格動畫作品. 非常喜愛這樣的電影. 雖然形式是動畫, 但糅合了恐怖片和魔幻片的元素. 作品劇本完美, 故事中的對話和劇情很搞笑輕鬆, 讓人幾乎從頭笑到尾的看完, 而主題卻是嚴肅認真的, 且主題還在片中有多次對比的出現, 其中有主角 Norman 招來的另類眼光與女巫招來的另類眼光聯繫, 又有小鎮暴民化和歷史獵殺女巫的影射, 以及殭屍們尋求救贖的故事和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猜疑的亙古不變的主題的對比. 而結尾 Norman 和小女巫的征戰中的對話產生了角色轉換, 將故事的思想提升到對偏見行為的報復心的原諒和解的主題上. 可謂是點睛之筆. 本片的製作水準也很高, 看完全片時一直覺得是 3D 電腦動畫作品, 但看完字幕後的一小段彩蛋才發現是定格拍攝作品, 真的是 ``以假亂真'', 這樣專業的製作水平極其少見, 本片的配樂也很有特色, 特別是殭屍出現時的主題樂, 令人印象深刻. 我知道這樣的一部動畫也許不適合低齡兒童觀看, 畢竟裡面有恐怖元素, 但實際上我更願意將本片看作是美式動畫的一個里程碑似的新類型, 這個類型突破了傳統動畫片的限界, 走入了更廣闊的領域. 事實上, 本片的結尾大戰巫師的魔幻一段, 在極動和極靜的轉換和強烈對比就有點即日式又美式科幻片的風格. 完美的作品, 強烈推薦! ★★★★★★★★★★

Anna Karenina (2012)

根據 托爾斯泰 名著改編的電影, 本片非常有特色的是部分場景 (尤其是開頭部分) 採用了室內劇的形式, 在場景的切換上, 模擬 19 世紀劇院換背景畫板的風格, 更為特別的是, 將背景音樂的演奏者錄入畫面, 這些演奏者以白面化妝, 表示與劇情無關. 觀賞本片的前半段, 仿佛就是在看 19 世紀的舞台劇一樣, 雖然一開始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習慣後反而覺得很有趣. 然而不知出於甚麼樣的考慮, 隨著影片的進展, 後面部分這樣的場景和鏡頭切換越來越少以至於消失, 逐漸回歸到通常的電影的場景切換形式中, 這讓前面才剛培養起的儀式感喪失了作用, 讓人很不爽. 劇情上, 因為是名著, 所以導演並沒有多少發揮, 反正個人看下來覺得這樣的故事在現在已完全和時代脫節, 其存在價值完全是歷史性的文學性的, 加上對俄國文化的和歷史社會風尚的隔閡, 更難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女主人公看起來確實是出軌, 男主人公看起來更像是玩弄情感的花花公子, 所謂的卡列尼娜反抗上層社會虛偽云云根本看不出來. 製作上, 本片還算製作精良, 服飾確實對得起奧斯卡給的專項獎, 使用了非常多的禮服, 攝影還挺唯美的, 音樂中規中矩. 總體推薦程度是: 即使是對名著喜愛的人也只一般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