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8的博文

生きる (1952)

很早以前看过的一部黑泽明电影, 不过因为看的时间太早以至于我看到很长一段时间才想起来实际是看过这部电影的. 本片的故事大概就是叙述一名干着无聊且无用工作的公务员科长突然得知自己患上胃癌命不久矣後性情大变, 从开始找乐子到追求女性, 但一切似乎无法让他找到活的感觉, 同时家里还要面对试图分夺他遗产的儿子和儿媳, 直到他决心利用最后的日子帮助百姓解决一直在政府部门間被推诿而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 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中主角去世了, 影片透过众人的回忆和追溯得知他的功劳被副市长助理抢去, 而人们也得知他是死前直到自己患病的, 最后, 虽然同事们嘴上说着要学习他的精神, 但最终他所在的科室又成为了之前一样的浪费生命盖章的部门… 影片本身还是非常好看, 黑泽明的叙事和拍摄手法仍然是一流水准, 不过我觉得本片后半部分略有拖沓, 透过参加葬礼的各人追述的方式似乎也有点讨巧. 影片有一些今日看来刻意营造的对比场景, 比如主角决定帮助百姓一刻背景中青少年唱着 “生日快乐” 歌曲, 似乎象征着主角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刻的重生, 又或是葬礼上不动声色的儿子, 坐立不安的副市长助理和前来祭拜哭成泪人的妇孺的对比等等. 总之, 也许当时表现手段还沒有今日这样丰富, 如果相关的对比更加自然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 本片依旧是一部经典作品, 不仅故事好看而且能给予人启迪, 让观众思考生活的意义是为当下而活还是在办公桌前如死去 30 年一样不做任何实事的活着, 本片的取向无疑是批判後一种活法, 并且还顺带讽刺了日本政府机构的官僚和不知悔改. 不过我想两种方式都不应极端, 也许综合起来才是正确的态度.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4/%e7%94%9f%e3%81%8d%e3%82%8b-1952/

あゝ海軍 (1969)

這部 1969 年拍攝的«あゝ海軍»真的很像之前看過的 1968 年影片« 連合艦隊司令長官 山本五十六 »的姐妹篇, 裡面的很多情節在山本五十六中山站在上層決策者的一面進行刻畫, 而在本片中就是在海軍中層或下層的方面來描述. 同樣與山本五十六一作呼應的有瓜島的飢餓, 以及山本的戰死. 兩部電影在甚至許多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細節上, 都多有呼應, 難道本片拍攝過程中真的是參考過前作嗎? 暫時我還不得而知… 影片塑造了主角從貧苦農民因為沒錢考正規大學, 只好考上了海軍學院, 再到前線指揮作戰, 後又回來教學, 最後又步入沖繩戰役的故事. 劇情本身十分勵志, 主角從一介書生, 成長為了二戰期間日本帝國的海軍將士, 不僅與其天生優秀的品質有關, 更與在海軍學校中的學習有關, 只是和準確預示到戰局的山本五十六一樣, 個人的人生完全被歷史潮流所帶動, 雖然參與到了戰爭中本身並非他們所願, 但卻無怨無悔的奉獻了一生. 本片中更刻畫了海軍學院校長這類人物, 在明知日本要戰敗時, 讓主角從前線回國, 為日本戰敗後的人才提前做準備. 主角自身的成長, 身邊戰友和好友的戰死, 個人的情感缺憾, 日本戰時社會的氛圍等, 在片中都有十分真實的演繹. 片中時常搭配的是戰時軍歌, 十分的好聽, 演員表演也十分到位, 劇情雖然有些拖沓, 但確實真實可信的生活也就是沒有太多的戲劇性的, 總之, 很難想像 1969 年的日本電影就能達到這種水平了. ★★★★★★★☆☆☆ from http://bit.ly/2EZMZDc via IFTTT

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

人猿猩球重拍版的最新一部, 在这部里, 人类逐渐感染病毒, 丧失了高级智力和语言能力, 而少数士兵继续和猿类在战争, 凯撒的妻子和孩子在战争中死去, 先被人类捉住, 反派上校意外染上病毒自杀后也报了仇, 在人类内战中逃离後, 带领猿类走出丛林的故事. 片中反派上校的演绎挺不错, 将人类末日时代的行为心理刻画的挺真实的, 相反猿类形象十分相似, 没有衣服等别的标志可以识别, 总体画面又偏暗, 造成看起来相似度过高了, 而原作中已经掌握了文明的猿类就不存在这一个问题. 本片另外一个问题是因为绝大多数猿类还不能说话, 人类也丧失了语言能力, 许多部分的对白都完全使用手语进行, 因此看片过程感觉就像默片一样, 开始十分枯燥, 这大概也是将本片拍成动作影片的不得已之处. 感觉就是导演故意选取了猿类尚未建立成熟的文明, 而人类又濒临灭亡这一段十分难以电影化的部分, 来挑战自己的能力, 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好. 好在本片终於不像 之前有一部 那样完全在丛林中了, 终於有了些别的场景, 视效和动作也还说得过去. 因此, 後半段还不至于太枯燥. 结尾部分的雪崩场景甚至十分壮观. 但总的说来, 我不是很喜欢将人猿猩球系列拍成像本部这样的动作影片, 感觉是对原作精神的篡改, 没有冷战氛围就不说了, 人猿猩球也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一部俗烂的动作和视效包装的 “大片”, 而应该更有深度和寓言性质才对~ ★★★★★★☆☆☆☆ from http://bit.ly/2FthzCX via IFTTT

Coco (2017)

Disney/Pixal 今年的動画大电影, 看完感觉确实非常感动, 故事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 讲述了一名男孩为追寻音乐梦想, 意外穿越到灵界後, 意外结识的陌生人实际是他的祖先, 而偶像却是谋害祖先的凶手, 祖先因为家人的误解而几乎要被遗忘了, 而在灵界里, 遗忘就意味着永远消失.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 影片实际上完成了一场多个主线的完美结局. 最後不仅惩治了剽窃作品又谋害好友的反派, 也化解了一家人对祖先的误解, 而主角也得以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 影片情节流畅, 又动人心弦, 也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影片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太奶奶 Coco 几乎要忘记太太爷爷时, 主角唱起 Remember Me 这首歌时, 氛围营造的相当之好. 片中充满了浓郁的墨西哥风情, 对於亡灵节习俗的描摹十分到位, 也有关于逝去的墨西哥名人 (如: 芙烈達 ) 的玩笑. 同时, 也十分佩服 Disney 能大胆到制作这样一部涉及死亡和逝者话题的動画电影, 這樣的题材和大量骷髅画面一般都是面向全年龄的動画电影的禁忌题材, 但本片正是以独特的处理, 增添了对于死亡话题的不适感, 反而加强了本片内在的深度和情感. 影片的画面和歌曲依旧是一流的迪士尼水准, 人物动作和纹理方面几乎没有瑕疵. 本片惟一的小缺陷是看到一半时可以预料的结尾, 然而即便如此, 片中蕴含的感情和深度依旧十分打动人. 本年奥斯卡最佳動画长片应该非本片莫属吧 ~~~ ★★★★★★★★★☆ from http://bit.ly/2CAABEz via IFTTT

Capriccio (1987)

1987 年的一部義大利語文藝片, 中文名: 愛與激情. 劇情大約是講述的是一對貌合神離的美國夫妻回到了他們初次相遇的故鄉義大利, 各自都分別出了軌, 各自的出軌對象又分別另有情人, 結尾, 他們又和好如初的故事… 全片接近有超過 2/3 的時候都是各種性愛場面, 而且非常大膽的是這些場景似乎是真實的 (?), 此外, 本片已經不僅僅是對下體畫面毫不避諱的自然展露, 更是以特寫鏡頭不停的正面著重拍攝, 包括 fetish 場景的直白畫面, 挑逗場景和裸露就更是接連不斷, 整體看就像是一部以劇情片為幌子的色情片. 因為本片年代久遠, 義式文藝片的邏輯本身也有古怪, 所用的電影語言與如今又不同, 劇情邏輯方面的連續內容藏的較深, 如果不仔細看每個表演和台詞, 很可能就不明白後繼發展, 諸如回憶的場景也沒有明顯的指示, 很多回憶場景的穿插也經常令人糊塗. 為了情慾瞬間什麼都不顧的人物性格也大概是此類文藝片的共通之處. 但除了情慾之外的人物性格似乎就看不見了, 包括已經身為母親的女主角, 在兒子生病後遇見舊情人, 竟然不是想著請完醫生後馬上回家, 而是試圖約舊情人上床, 也是十分的難以相信. 感覺導演的重點完全就是在做愛. 其他一切都可放棄, 真的是一部當作色情片拍攝的電影啊~~~ ★★★★★☆☆☆☆☆ from http://bit.ly/2sFd6dG via IFTTT

It (2017)

原作 It 的重拍版. 看完才知道只是原作中兒童時代的前半部分, 後半部分的成年時代徹底消滅小醜的部分看來要再拍續集了. 不過原作本身開始時實際也是分為兩集的, 所以這樣的安排也不算太吃驚, 只是這樣看來如果合成一部完整的故事, 那麼片長方面, 新作明顯就比原作要更長了. 因為之前看過原作, 所以就有了對比, 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電影技術演進, 無論是效果或是氛圍塑造方面, 本作明顯水平都前進了很多, 尤其是氛圍方面, 心理方面的恐懼和原作差不多, 但畫面和安排上卻增添了不少驚悚感, 作為恐怖片還是非常合格的. 劇情上, 本作對原版做了一些改動. 有些感覺不太合理, 比如水塔怎麼會到了破房子裡? 兒童們的表現也過於堅強了, 難以相信這是面對此類事件時的真實反應, 幾乎感覺不到男主角的恐懼, 造作感較為嚴重. 戀愛情節上, 即使在女孩知道是胖子送的情書, 最後她主動去吻的卻是男主角, 這種結局明顯是歧視胖子. 此外還有對比原作幾乎完全不見血/傷口的畫面, 這部也重口了許多, 開篇就有斷臂血腥場景, 而且還是針對兒童, 就更是甩開原作一大截了. 有些部分感覺實在是不必要, 比如校園惡霸殺父的情節, 即使沒有又能怎麼樣呢? 為了讓惡霸被小醜殺死就弄了這樣的情節, 實在感覺有些多餘. 總體看, 技術的進步值得肯定, 這包含拍攝手法, 視效, 氛圍營造, 鏡頭分鏡和安排等等具體的技術細節, 無疑因為時代關係有了巨大的進步, 但劇情上的諸多不合理, 對比原作卻是有了退步. 不過雖然有不少牽強的部分, 作為以感官刺激為主的驚悚恐怖片, 因為更多的將內容具象化了 (如死去的漂浮的兒童, 各種夢魘場景等), 其嚇人的功效還是完成的不錯, 也更符合當代人的口味, 因此本片還是合格的, 可以一看~ ★★★★★★☆☆☆☆ from http://bit.ly/2CuAb2v via IFTTT

X-Men: Apocalypse (2016)

又一集 X 战警系列, 说实在话, 之前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不过即使对各人的关系完全都不知道, 这部影片也仍旧挺流畅. 在这部里, 万磁王的家人被杀, 加入了古埃及复活的大反派, 却在最後时刻叛变, 和 X 教授联手打败了天启. 故事是典型的好莱坞爆米花工业流水线产品, 真的是简化到不能再简化了, 各种细枝末节却又填充了 2 个多小时, 片中的视效确实是不错, 真的是只要用眼睛看, 纯粹完全無需用脑的影片. 片中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段高速摄影下救人的场景, 之前一部也有几乎同样的情节, 看来是大受好评就又用了一次, 而且加长了时间, 从实际效果看, 依旧是十分惊艳, 这段也是全片中最搞笑的一刻. 此外印象深的还有背景音乐中用来贝多芬的交响乐, 真是出人意料却又非常契合剧情, 将核末日阴影下的感觉表达的十分好. 不过剧情就十分经不起推敲了, 本身漫画改编也不会期望人物能脱离漫画感, 青少年人物也都中二感十足. 所谓的全球核弹发射竟然在最後就莫名其妙的不再提及, 就自动解决了. 天启中的反派转变除了万磁王, 其他都毫無铺垫, 琴的能力觉醒竟然就一击即胜的剧情安排也是一样, 都非常突兀. 片中金刚狼还露脸了一会, 片尾照例又彩蛋, 为继续拍续集埋下了伏笔. 这个系列真是纵然如此無脑和中二, 也依旧要拍下去啊~~~ ★★★★★★★☆☆☆ from http://bit.ly/2BzJOQk via IFTTT

Blade Runner 2049 (2017)

終於看了這部 2017 年新拍的銀翼殺手, 上次看原版銀翼殺手已經是 許多年前 . 看完感覺總體來說是及格的, 雖然片長有兩小時四十多分鐘, 也存在不少無對話場景, 但整體看並不拖沓, 劇情大部分時候還比較容易理解, 影片中除了主線故事情節, 還另有主角是否是生化人生下的後代這一懸念, 直到最後才揭示出後代另有其人, 主角只是被移植了記憶. 片中的場景基本繼承了原版中的反烏托邦設定, 原版影片中的日式文字+大屏幕在本片中更進一步進化成了多國文字+3D 投影, 而未來舊金山潮濕黑暗的風格一如既往, 更明確指出許多人類已經前往太空, 感覺這樣的設定對於片名中的 2049 似乎有點過於超前, 到 2049 年幾乎肯定達不到這水平吧~~ 對本片的主要不滿就是, 反派實在過於臉譜化了, 與主角的對立實在有點強行設定的感覺, 甚至都有點說不通, LAPD 的存在也十分莫名, K 聽令的局長夫人竟然就被隨意的殺掉而不會受到追究, 這也實在說不過去吧… 片中的劇情和設定仍依舊處處體現出對未來的悲觀看法, 片中因為複製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真實和虛假已經無法簡單分辨, 如當女性 AI 說愛男主角時, 也已不知道是她真的愛上了男主角, 或者只是在程序下的既定反應. 甚至記憶也不再可靠, 生化人都被植入了創造的記憶, 片中的生化人依舊不被當人看待, 而接近結尾處, 也確實交代了他們正在密謀發動革命, 這也許是為續集埋下伏筆吧. 無論如何, 本片雖然可以算是及格, 但比起原作的革命性卻差了不少, 超越就更是不可能了. ★★★★★★★☆☆☆ from http://bit.ly/2s8VEhv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