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有关 1960 年代美国一宗冤案的纪录片, 因为一宗无缘由射杀警察查车的案件, 在意外同行的搭车少年的指认以及一系列的不利的目击者证词下, 一名成年犯人被定罪了, 然而在其被定死罪後的更多调查发现, 看似帅气无辜的那名青少年曾经多次犯下暴力攻击等严重罪行, 但都得以逃脱, 并且他也曾吹嘘自己杀死警察的事迹, 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而众多的目击者实际更可能是为了赏金而撒谎. 後经过多年不懈的调查且其又再次犯案, 青少年终被抓获定下死刑, 原来的犯人恢复了名誉, 不过依据结尾的字幕, 其仍然需要服无期徒刑… 影片将这一案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怕的是, 依据其说法,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冤狱和社会性的问题, 其中既有对于青少年的宽容态度和对成年无业男性的社会性歧视, 也有在达拉斯 3K 党活动区作为目击者的黑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态度, 还有警察局为掩盖自身错误而故意的诬陷和误导, 甚至还有权力过大的心理学家的单一审判等等. 想来这样的冤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过好在美国还有较为自由的媒体, 能够拍出纪录片来反映, 其它国家恐怕就少有这类纪录片了, 不过考虑年代因素, 这片与当今的社会的关联应该是越发下降了, 视与听将本片列入最佳纪录片之一似乎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8/the-thin-blue-line-1988/
看完了这部 Herzorg 拍摄的有关陨石主题的纪录片, 还是以前的风格, 独树一帜的大提琴配乐似乎也成为了标配. 影片虽然关乎天上, 但导演仍旧是全世界各地跑, 采访科学家, 政治人物, 普通公民和民间传说的说法. 导演也似乎并未试图做出任何结论, 一切画面只是展示陨石的美或残酷, 抑或只是纯粹的留下旅行记录和寓言警示.
我对整部影片总体上是满意的, 不过一个小缺憾是, 本片的观赏性有余, 但科学性却似乎略显不足, 对科学家们的采访似乎着重於态度上, 而对非科学家的采访就更是天马行空了, 还有部分采访画面有事先编导设计的嫌疑, 如片尾的澳洲原住民采访所述之传说故事和舞蹈表演. 而片中我觉得最不堪的采访是两名 “民科”, 将他们所谓的 “微型星际陨石” 吹捧上了天. 虽然在显微镜下看上去确实很漂亮, 但也仅仅如此而已, 并不是什麼非常重要的事. 反而是在接近结尾處, 导演竟然又回到了南极大陆, 探索南极的陨石, 似乎是对 2007 年作品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2007) 的呼应. 不得不说南极洲的风光确实是哪里都比不上, 这段倒是感觉十分的精彩.
观看本片的过程也让人想起此后的 Don’t Look Up (2021), 两者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是本片中对行星防御科学家以及 NASA 官员的采访也仅仅是浮于表面, 都是一些早就知道的事, 并未从中获得任何新知, 当然如果观众是对此一无所知的状态来观看的话, 还是能获得一些内容的, 而对於已经对此主题有一定了解的人, 本片的纵深性略显不足, 剩下的只有极养眼的画面与探索各种人迹罕至角落的旅游快感了~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2/08/26/fireball-visitors-from-darker-worlds-202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