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 “Star Trek 发现号” 影集的衍生电影, 影片叙述了在另类宇宙中曾经杀死自己亲人而登上王位的人族帝国女王久久, 在 31 号太空站与包括星舰队员的几名秘密组织船员, 阻止其认为早已死亡的旧识夺取大杀伤性武器 Godsend 並封锁两个宇宙的连接点的故事. 全片看完感觉有够烂, 首先对于沒有看过 Star Trek 发现号影集的观众, 本片缺乏对于久久来到这个宇宙的前情就已很不友好了, 而故事的设定本身也问题重重, 各个角色的行事动机都非常晦涩, 导演还似乎还嫌不够复杂, 不仅加入了多个角色的背景故事还故意穿插似乎并不好笑的笑料, 最后的结局更是莫名其妙, 一个先前被渲染成能摧毁整个象限的武器在引爆后竟然队员都全身而退, 实在是难以自圆其说. 看着片中的叙事方法以及 CG 画面, 让我仿佛回退到了近 30 年前观看烂片 Lost in Space (1998) 的那个夏天. 整齣剧不仅故事老套毫无新意, 也与 Star Trek 缺乏直接联系, 即使是作为剧集的衍生剧感觉也是不合格的, 不知道杨紫琼为何要同意这样的剧本.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6/02/star-trek-section-31-2025/
片中那些台灣八十年代景物和正宗的黑道行话, 闽南俚语也十分有趣, 即使不能完全听懂也非常有真实感. 而且导演对人物的刻画非常到位, 编剧的拿捏即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 而且做到前后多次呼应, 很好看, 我喜欢这样的风格. 十分推荐这部电影.
PS: 艋舺,又稱文甲,平埔族凱達格蘭語「Moungar / Mankah」,台北三市街之一,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發源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福建泉州三邑之晉江、南安、惠安人士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由於當時平埔族人係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農產品與漢人交易;平埔族人稱“獨木舟”為艋舺,此為艋舺地名之由來。
依據台灣堡圖,艋舺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台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一般人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鐵路地下後變成艋舺大道)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大排水溝(加蓋後變成西藏路)的地段是下崁庄。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貴陽街的地段本屬艋舺,現代一般人卻視為「西門町」(這裏戰後屬城中區,1990年劃入萬華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