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懂这部 1966 年的瑞典黑白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有名的女演员伊丽莎白突然不能说话了, 医疗检查发现她并没有任何身体疾病, 护士在医生的建议下和伊丽莎白一起来到海边的度假屋修养, 期间女护士向不能说话的伊丽莎白透露了很多私人故事, 後来女护士发现伊丽莎白在寄出的信中谈论了她的私事而生气恼火, 可是伊丽莎白仍拒绝发出声音, 女护士之后成了伊丽莎白的替身, 与伊丽莎白丈夫做爱, 照顾孩子, 影片结尾女护士似乎成为了伊丽莎白… 看完觉得这部电影实在太过先锋, 我完全看不懂其中的含义, 整部影片我看懂的似乎只感觉摄影确实非常有艺术气息, 开篇的意识流场景甚至无端插入了零点几秒的大鸡巴更是不知所云, 后面又插入了越南战争中的僧人自焚等当时的世界政治场景, 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本片的奇怪程度虽然沒有 8½ (1963) 或 Зеркало (1975) 那样对剧情完全不知所云, 但也已经很难理解了, 不知道视与听为何对本片的评价如此之高. ★★★★☆☆☆☆☆☆ PS: 影片结尾出现了一个很像 Zuckerberg 的雕像, 略微有趣… PPS: 本片的全剧剧本可在以下展开找到, 也许看后能让对本片多一点理解也说不定? 伯格曼著:《假面》(全剧剧本) 沈语冰 译 [伯格曼的说明]我不是在通常意义上写电影剧本的。我所写的似乎更像是一首曲子的旋律线,希望在我的同事的帮助下,它能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首管弦乐曲。在许多方面,我都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方面则毫无所知。我发现我所选择的主题非常宏大,而我所写的东西或包含在最后的影片(令人讨厌的想法)中的东西,注定是完全任意的。因此,我吁请读者或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处理我已经写出的这些材料。 1 我想象着从放映员那里发出的电影光束的透明丝带。标记与画面都被清洗一空,只剩下那光束从银幕上产生出来的颤动着的反射光。从扬声器里我们只能听到扩音机的声音,而扬起的尘土的轻微的声音穿过录音重放装置不断地传出来。 光线确立自己并逐渐加深。不连贯的声音与言语的短暂碎片,像溅起的火花,开始从天花板与墙壁上往下掉。 从这样的纯白中出现了一团云的轮廓,不——是一池水,不——一定是云,不——是一棵枝...
实在是太炒冷饭的一部作品, 却又自作聪明的采用了 3D 造型, 算是迪士尼動画长片中比较失望的一部~
影片从开头到结尾, 都充满了对过去迪士尼作品拙劣的模仿, 如:
穷小子爱上公主的设定模仿阿拉丁;
高塔内歌唱想出去一幕模仿钟楼怪人;
唱歌表达内心空虚一幕模仿小美人鱼;
其他的配角也都似曾相识, 如片中的变色龙和搞笑马, 都似乎在其他电影中见到过类似的形象和人物.
甚至最後的孔明灯上升一幕还模仿了飞屋环游一小下. 实在是太无创新了.
而情节上也有挺多问题的, 首先不知道这次 Disney 发甚麼疯, 把好好一部童话电影弄成了 PG 级, 有直接用刀刺人等镜头出现. 而片中所谓的男性 "英雄", 我实在是看不出哪里英雄了, 在关键时候抛下同伙, 又没有任何英雄事迹,
难道就因为长得帅? 人家阿拉丁虽然是小偷, 但起码心怀正义. 这个 Flynn 只看出好色, 实在看不出来哪里正义.
另一方面, 主角长发公主的设定也十分怪异, 既然是从出生就被隔离在高塔中, 按理说是被隔绝了信息来源的, 甚至应该有点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才对, 但片中的公主在未走出高塔前却已经对外界世界了解很多了. 对男主角的出现表现出的也只是普通的对陌生人出现的惊讶, 而不是一个从来没遇过除女巫外其他人所应该表现出的惊讶. 至於一见钟情的安排, 更是 Disney 此次一厢情愿改编造成的败笔了.
在图像上, 此次长片制作 Disney 首次抛弃了传统 2D 绘画, 使用了 3D 技朮, 但奇怪的是, 除了那些 3D 不明显的场景 (如数百孔明灯在夜空飞舞) 还做的不错外, 此次人物材质的塑料感甚至比 PIXER 的 Toy Story 还强, 更搞笑的是迪士尼还妄想用这种塑料感极强的大眼球, 模仿史莱克里的靴子猫一样来感动观众, 实在是太可笑了. 而对於有着歌舞片传统的 Disney, 此次的作曲加入了太多节奏感强烈的快歌, 虽然可以说的一种新的尝试, 但远远称不上经典.
综上,
要麼就制作一部完全有新意的作品, 要么就做 Disney 擅长的童话歌舞领域.
这部既想加入新元素, 又想保留老传统的电影, 是 Disney 在错误的方向作出的一次失败尝试, 这样的 "创新", 不仅是没有将影片变得更好, 反而将原有 Disney 的优势和经典之处给抹杀掉了. 希望作为動画创始人的 Disney 不要一味模仿别人, 更不要炒冷饭, 创造出第三次辉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