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5的博文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Goliyon Ki Rasleela Ram-Leela (2013)

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是, 剧本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印度版, 互为世仇的两大家族中的儿女成为情人的故事, 而且与一般电影大团圆结局不同, 却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致, 最後以悲剧收场的浪漫爱情故事, 当然其中也添加了许多现代印度宗教文化习俗等等, 但那些只是徒有其表, 骨子里其实就是莎士比亚耳熟能详的戏剧. 好在添加的动作场景也够火爆, 浪漫场景也很养眼, 更有印度电影不能缺少的漂亮歌舞, 两个半小时的片长也一晃而过, 总体来说还算好看~ ★★★★★★★☆☆☆ from http://bit.ly/1Zzqgz6 via IFTTT

I Want Your Love (2012)

關於一位基男離開舊金山前發生的一段經歷, 然而故事本身缺乏意義, 表演蒼白無力, 也缺乏情感刻畫, 看來看去只是一群基友互相交換性伴侶而已. 加上有明確的器官鏡頭, 以及片中演員使用真名本色出演, 更增加了對本片實際是打著正片旗號的色情片的嫌疑. ★★☆☆☆☆☆☆☆☆ from http://bit.ly/1RNnrce via IFTTT

Alois Nebel (2011)

极为独特和少见的一部欧洲灰阶動画, 看片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这部動画一定不是是全部 “画” 出来的, 而应该是大量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加上後期 “拍” 出的吧. 极为真实自然的动作和繁复的阴影, 应该不会是人工作品. 看後查阅发现猜对了一半, 这部动画确实不是 “画出”, 但也没有使用动作捕捉这样的现代电脑技术, 而是使用了更早期的称为 Rotoscoping 的 “转绘” 技术完成. 观看本片画面体验非常独特, 而除此之外, 本片虽然是 “动画”, 却绝不是面向青少年, 政治色彩浓厚的故事, 甚至是如果对捷克共和国近代史不熟悉的成年观众也未必领会, 更有血腥场面在结尾. 影片以一名捷克列车员的一段经历, 反应了捷克近代史上依次被德国和苏俄两大极权入侵下, 平民百姓的苦闷挣扎, 官僚的腐败, 市井百态等等. 整个故事如动画的色调一样, 是压抑黑暗的, 而故事最後在 1989 年捷克迎来新生之前, 出现一名儿子杀死父亲的情节, 似乎也与象征着旧制度的最後一刻遥相呼应. 观看本片对画面和音乐没有挑剔, 觉得制作非常优秀, 但在故事讲述方式和剧情上, 大量的梦境般的画面以及跳跃式的诉说方式, 虽然能让观众在全片的保持脑力运动, 但也造成情节理解上的困难, 影响了流畅度. 我觉得如果本片故事以更通俗的方式讲出, 我会给它更高的分数~ ★★★★★★★☆☆☆ from http://bit.ly/1Za1zsE via IFTTT

Notre paradis (2011)

讲述一名巴黎男妓因为与小鲜肉的爱情而成为对老年嫖客的连环杀人的故事. 主角为了钱和性, 从巴黎到里昂谋杀老年嫖客来维持和 Angelo 的关系, 而 Angelo 也慢慢深陷这种畸形的爱恋中成为帮凶, 最後甚至连给予他们居住渡假的老相识也不放过, 结尾因为做爱声被好友的孩子误以为是杀人声报警被抓嘎然而止, 真的很狗血啊… 全片故事还算简单, 但有时有跳跃的感觉, 画面上大尺度的暴露情节比比皆是, 虽然大部分比较唯美, 却也十分少儿不宜, 却不知道怎么找来儿童演员参与本片, 儿童在场时虽没有裸露情节, 但明确的语言还是有的…另外片中的金钱性爱关系十分混乱, 真的是人人双性恋和群 some, 真不愧是法国片啊… ★★★★★★☆☆☆☆ from http://bit.ly/1QCvzuu via IFTTT

В тумане (2012)

超沉闷的一部俄文电影, 故事讲述二战期间, 一名白俄罗斯人因为被德国释放, 而同谋的其他人都被处决, 因而被怀疑背叛了苏联, 两名苏俄士兵试图报复, 却被伏击, 主角不计前嫌, 仍然试图帮助他们, 却無法扭转时局, 同时也是無法继续忍受社会压力, 自杀而死的故事. 本片虽然是以士兵和战争题材, 实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 而是一场道德审问, 以战争为背景, 提出了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为了活命, 背叛和不背叛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选择, 本片从这点看, 还是有思想性的. 但本片最大的问题是拍摄手法, 经常性的几十秒無对话场景, 只是在雾林中走路, 通篇无配乐, 模糊简洁的对白, 令全片枯燥无比, 而且长达 2 小时要忍受这种漫无意义的走路, 对话场景, 真是太沉闷了, 加上毫无转折的插叙情节, 也像片名一样让人坠入云雾看不清方向, 看片过程是对观众战胜睡眠意志力的极端考验, 我觉得本片当作催眠用似乎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 from http://bit.ly/1IxwkUp via IFTTT

椿三十郎 (1962)

黒泽明 执导的一部武士主题黑白时代剧电影, 看完感觉确实非常经典, 剧中自称椿三十郎的不知真实姓名武士身怀绝技却狼迹天涯, 放荡不羁的身形与见义勇为又高超的剑术及精明的计谋形成鲜明对照, 而粗放勇武的他虽然待起身边菜鸟武士起来游刃有余, 却拿被解救的领主夫人的阴柔缓慢的女性气质束手无策, 让人忍俊不禁, 而对待起敌人, 又懂得识得英雄和不滥杀的原则. 看片过程也非常有趣, 既有紧张的戏份, 也有幽默的桥段. 总之, 看完这部电影, 椿三十郎的武士形象已经活灵活现的存在脑内, 真的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唯一的不足是, 似乎思想性稍有欠缺, 不过作为武士电影, 似乎也不应强求~ 强烈推荐~ ★★★★★★★★★☆ PS: 不知为什么, 很多简体中文资料将这部电影称为 “椿十三郎”, 而事实上 “椿三十郎” 才是正确的名称, 不知道谁第一個打错而将这种以讹传讹传遍了简体中文世界…真是令人无语~ from http://bit.ly/1OL8dkf via IFTTT

STAND BY ME ドラえもん (2014)

看了这一部哆啦 A 梦的 3D 化大电影, 内容是哆啦 A 梦结识大雄的原委及其帮助大雄扭转未来和静香结婚的故事, 可以说这段故事在之前的电视動画中已经演过, 然而本部影片看完仍然感觉很不错, 扩展後的故事仍然能够让人津津有味的看完. 一些添加的笑料, 如胖虎爱上小夫的情节, 也让人喷饭. 而故事本身却又老少皆宜, 即使是以成人的角度看, 仍然能从影片中看到作者的感悟. 3D 化的人物形象大部分都超出预期, 就是大雄的形象似乎略有改变, 不过看看也就适应了. 挺不错的一部哆唻 A 梦~ ★★★★★★★★☆☆ from http://bit.ly/1XN8N3v via IFTTT

Chico & Rita (2010)

一部小眾的西語動畫, 寫實的畫風非常獨特, 完全不同於主流動畫風格, 成人化的故事和時而裸露的畫面也讓人更加確定其受眾是成人. 似乎更應該將本片看作是由動畫人物出演的愛情劇更適合. 故事主要以男主角回憶的形式, 講述哈瓦那成長的兩名音樂家之間的愛情故事, 不同的人生際遇讓這對本來非常適合的情侶總是擦肩而過, 最後更因古巴共產革命分隔在美古兩國不能相見, 好在結局是最終一刻終於得以團聚, 而他們最輝煌的時代存留下無盡的美好回憶. 本片情節流暢, 獨特的風格確實很適合本片表達, 又由於是音樂主題電影, 也穿插有不少非常優秀的鋼琴爵士. 似乎看過本片的人並不多, 感覺是被大眾低估的一部優秀作品. 本片情節中有一處不解是, 自始自終一直跟隨男主角 Chico 的好友 Rimon 為何在得知男主角要結婚時陷害他, 因為前面沒有鋪墊, 照實讓人吃驚人心的變化. PS: 有很多時候本片的畫面背景 (如哈瓦那和紐約的廣背景畫面) 繁複到類似真實照片, 好幾次讓我再三確認是畫出來的, 從這點也可看出本片的的獨特風格和繪製的精細程度了: ★★★★★★★★☆☆ from http://bit.ly/1QBzTeD via IFTTT

The Sign of the Cross (1932)

1932 年的一部黑白電影, 故事是在 64 A.D. 暴君尼祿統治期間, 將燒城之事試圖嫁禍並消滅基督徒, 而一名羅馬上層將軍馬庫斯愛上一名基督徒女子的故事. 整部影片長達 2 小時, 分為兩個半場, 看完感覺結構嚴謹, 據說本片原始是話劇, 後來才改編為電影, 可能得益於此吧~ 片中有大量關於羅馬生活的描寫, 後半部又有大段競技場的各項表演, 雖然略覺冗長, 但也不失為一瞥羅馬帝國生活, 期間表現的放蕩物質化的生活也正好與劇情中基督徒克制, 屬靈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 片中還運用了影像和音樂暗示, 彰顯十字架隱秘威力, 與影片標題相映成趣. 影片中男女主角之間對立有愛慕的關係十分戲劇性, 而女主角堅持信仰, 甚至最後讓男主角也歸信了基督的故事也更進一步加深了本片的主旨, 因此本片的宣教性亦十分強烈~ 對本片的主要不滿是結尾過於潦草, 眾基督徒在歌聲中在角斗場面對獅子的一幕本來可以刻畫的更有意義, 比如出現獅子停止食人等神蹟就會比較有趣, 但片中就是讓獅子吃掉人, 另眾基督徒的祈禱和信仰似乎顯得完全無用, 至於男女主角共赴角斗場也太過突然, 且在沒有進一步說明下就結束了全片, 讓人好奇他們的命運以及基督教是否被他們保存下. 感覺此兩點破壞了全片的完整性, 本來我可以給打更高分數的. ★★★★★★★★☆☆ from http://bit.ly/1OXN8Gr via IFTTT

Inside Out (2015)

看了備受推崇的 Inside Out, 必須承認這並不是一個好拍的故事, 抽象的情感被人格化的形態加以表現, 以及稍有複雜的腦科學甚至心理分析內容, 讓這部動畫片似乎更適合成人觀看, Disney/Pixar 這次眞的處理的還不錯. 全片的流暢度頗高, 劇情緊湊, 也富含寓意, 加上 Pixar 一向拿手的小煽情, 是一次頗為正常的發揮. 影片關於負面情緒的態度, 也適用於任何人, 應該接受所有的情感, 即使是負面情感也有其用處, 反而喪失某種情感才會造成苦果. 片中涉及心理分析的內容, 還有夢境, 潛意識, 抽象思維, 遺忘, 幻想, 維度等等, 並不能說看一次就完全明白, 值得更深的品味. 我覺得本片的主要缺點, 是人物形象過於兒童化, 渲染風格過於粗糙. 過於鮮豔的兒童化形象似乎與本片風格造成背離, 而更嚴重的是渲染上似乎有簡化和缺少背景畫面等現象, 這倒不是說技術不行, 實際上片中人物形象如頭髮等的細節渲染還是很精細, 但如皮膚或背景似乎是採用了有意的粗糙畫風, 也許導演想造成幻想的風格, 但此風格看完感覺實際並不好. 好在這畢竟是 Disney 製作, 劇情第一和思想性並重讓畫風上的問題不是那麼重要了, 只是與其自身過去的作品對比, 才顯出缺點, 還是值得一看的~ ★★★★★★★★☆☆ from http://bit.ly/1R4fz2B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