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有关 1960 年代美国一宗冤案的纪录片, 因为一宗无缘由射杀警察查车的案件, 在意外同行的搭车少年的指认以及一系列的不利的目击者证词下, 一名成年犯人被定罪了, 然而在其被定死罪後的更多调查发现, 看似帅气无辜的那名青少年曾经多次犯下暴力攻击等严重罪行, 但都得以逃脱, 并且他也曾吹嘘自己杀死警察的事迹, 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而众多的目击者实际更可能是为了赏金而撒谎. 後经过多年不懈的调查且其又再次犯案, 青少年终被抓获定下死刑, 原来的犯人恢复了名誉, 不过依据结尾的字幕, 其仍然需要服无期徒刑… 影片将这一案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怕的是, 依据其说法,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冤狱和社会性的问题, 其中既有对于青少年的宽容态度和对成年无业男性的社会性歧视, 也有在达拉斯 3K 党活动区作为目击者的黑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态度, 还有警察局为掩盖自身错误而故意的诬陷和误导, 甚至还有权力过大的心理学家的单一审判等等. 想来这样的冤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过好在美国还有较为自由的媒体, 能够拍出纪录片来反映, 其它国家恐怕就少有这类纪录片了, 不过考虑年代因素, 这片与当今的社会的关联应该是越发下降了, 视与听将本片列入最佳纪录片之一似乎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8/the-thin-blue-line-1988/
終於下決心看了這部本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但感覺沒有預期中的那麼好. 影片主要記述了一名中年女性 “在路上” 的生活, 以及她在此過程中結交 的同伴們. 這些同伴有的只是一面之交, 有的可能互相在人生中留下更深的交集, 但無論如何, 影片中的交往無一例外都是以互相作別, 再次踏上各自旅途而結束的. 影片中, 主角因為金錢上的限制, 似乎不得不在各處打零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Amazon), 但之間的轉換實際上並沒有透過畫面展現, 而是在一個個間隔中間接的體現的, 這樣帶來的一個問題是, 全片的劇情較散, 一些場景的過度需要觀衆去思考前因後果. 隨著劇情的進展, 我們又會發現主角實際上是自願選擇了這樣的生活, 而她的妹妹則是在大房子裡過著標準的美式生活. 主角這樣的選擇即有性格的因素, 也有過往經歷的作用. 在經歷了一段段與同為在路上生活的人的互動之後, 本片展現了一個在金融危機後對體制懷抱反叛甚至抗爭的與傳統美國夢不同的車輪上的國家, 在這個國家中, 人們對於金錢的看法似乎只在於滿足基本需要, 更加看重的則是自身的體驗和無拘無束的自由, 這在很大程度上似乎與中國正在盛行的 “躺平”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無法判斷到底哪種生活的選擇才是正確的, 只要他們是追尋自己的內心就好~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1/10/03/nomadland-202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