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有关 1960 年代美国一宗冤案的纪录片, 因为一宗无缘由射杀警察查车的案件, 在意外同行的搭车少年的指认以及一系列的不利的目击者证词下, 一名成年犯人被定罪了, 然而在其被定死罪後的更多调查发现, 看似帅气无辜的那名青少年曾经多次犯下暴力攻击等严重罪行, 但都得以逃脱, 并且他也曾吹嘘自己杀死警察的事迹, 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而众多的目击者实际更可能是为了赏金而撒谎. 後经过多年不懈的调查且其又再次犯案, 青少年终被抓获定下死刑, 原来的犯人恢复了名誉, 不过依据结尾的字幕, 其仍然需要服无期徒刑… 影片将这一案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怕的是, 依据其说法,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冤狱和社会性的问题, 其中既有对于青少年的宽容态度和对成年无业男性的社会性歧视, 也有在达拉斯 3K 党活动区作为目击者的黑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态度, 还有警察局为掩盖自身错误而故意的诬陷和误导, 甚至还有权力过大的心理学家的单一审判等等. 想来这样的冤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过好在美国还有较为自由的媒体, 能够拍出纪录片来反映, 其它国家恐怕就少有这类纪录片了, 不过考虑年代因素, 这片与当今的社会的关联应该是越发下降了, 视与听将本片列入最佳纪录片之一似乎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8/the-thin-blue-line-1988/
看了这部获得今年两项奥斯卡次要奖项的电影, 感觉并不十分好看. 影片叙述的是一个超级大胖子在临死前一周与女儿, 虚假的传教人, 护理者和前妻等一众人员的互动. 影片就是以每一日的形式逐日展现, 渐渐推进. 影片以鲸鱼命名一方面反映了主角的庞大身躯, 另一方面鲸鱼作为主角在片中的线上英语教学主题也起到了和女儿的关系之间的穿针引线的作用.
片中对主角暴饮暴食, 自暴自弃和生活不便的描写可谓细致, 即使是一件常人非常普通的站起, 主角都难以完成, 影片从人体视觉奇观和 “猎奇” 方面来说, 确实较为吸引眼球; 不过要谈到剧情, 本片就似乎较为孱弱了, 剧中所安排的多个角色形象矛盾, 不知意义何在, 尤其是传教人和女儿的形象, 在片中被反复颠覆, 两人亦正亦邪, 直到最后也不知是想表达些什麼, 主角本人的形象也十分矛盾, 莫名其妙的不愿去医院, 欺骗好友兼护理者没钱, 却给女儿十数万, 对线上教学内容的莫名随意和自暴自弃, 最后又将女儿拜托代写的论文以女儿小时候的文字代替, 故意造成女儿不及格, 所有的一件件事情都不合情理, 本来以为在影片结束前会有解释, 然而到最终也未有很好的解释, 只是以论文说出真话结尾, 十分令人失望.
我觉得本届奥斯卡所给的两项奖项完全是因为本片强大而毫无痕迹的视效的原因, 因为虽然男主角演员本身的体型正常, 但片中展现的庞大脂肪量却毫无破绽, 确实对得起最佳化妆和男主角的演技, 让人大开眼界. 然而可惜的是本片剧情实在是太过于做作, 其讨论的问题也似乎局限于 “第一世界问题” 又故弄玄虚和穿插宗教讨论, 实在是无趣的很~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3/03/25/the-whale-2022/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