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Persona (1966)

没看懂这部 1966 年的瑞典黑白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有名的女演员伊丽莎白突然不能说话了, 医疗检查发现她并没有任何身体疾病, 护士在医生的建议下和伊丽莎白一起来到海边的度假屋修养, 期间女护士向不能说话的伊丽莎白透露了很多私人故事, 後来女护士发现伊丽莎白在寄出的信中谈论了她的私事而生气恼火, 可是伊丽莎白仍拒绝发出声音, 女护士之后成了伊丽莎白的替身, 与伊丽莎白丈夫做爱, 照顾孩子, 影片结尾女护士似乎成为了伊丽莎白… 看完觉得这部电影实在太过先锋, 我完全看不懂其中的含义, 整部影片我看懂的似乎只感觉摄影确实非常有艺术气息, 开篇的意识流场景甚至无端插入了零点几秒的大鸡巴更是不知所云, 后面又插入了越南战争中的僧人自焚等当时的世界政治场景, 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本片的奇怪程度虽然沒有 8½ (1963) 或 Зеркало (1975) 那样对剧情完全不知所云, 但也已经很难理解了, 不知道视与听为何对本片的评价如此之高. ★★★★☆☆☆☆☆☆ PS: 影片结尾出现了一个很像 Zuckerberg 的雕像, 略微有趣… PPS: 本片的全剧剧本可在以下展开找到, 也许看后能让对本片多一点理解也说不定? 伯格曼著:《假面》(全剧剧本)     沈语冰 译          [伯格曼的说明]我不是在通常意义上写电影剧本的。我所写的似乎更像是一首曲子的旋律线,希望在我的同事的帮助下,它能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首管弦乐曲。在许多方面,我都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方面则毫无所知。我发现我所选择的主题非常宏大,而我所写的东西或包含在最后的影片(令人讨厌的想法)中的东西,注定是完全任意的。因此,我吁请读者或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处理我已经写出的这些材料。          1          我想象着从放映员那里发出的电影光束的透明丝带。标记与画面都被清洗一空,只剩下那光束从银幕上产生出来的颤动着的反射光。从扬声器里我们只能听到扩音机的声音,而扬起的尘土的轻微的声音穿过录音重放装置不断地传出来。          光线确立自己并逐渐加深。不连贯的声音与言语的短暂碎片,像溅起的火花,开始从天花板与墙壁上往下掉。          从这样的纯白中出现了一团云的轮廓,不——是一池水,不——一定是云,不——是一棵枝...

Exodus (1960)

shot0711
shot0720
shot0721

终于看了这部长度达到 3 个半小时的 1960 年电影, 确实挺好看, 影片叙述的就是以色列的建国过程, 不过影片并非是从大的政治层面去叙述, 而是透过多个穿插期间的人物的经历, 来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影片的安排也十分巧妙, 其中既有象征国际同理心的美国女主角, 和象征犹太理性的男主角, 也有对应的从事恐怖行动的犹太复国右翼激进势力, 归来的流亡犹太人, 英国殖民代表, 还有後期出现的象征阿拉伯的男主角的阿拉伯好友. 最终, 以色列建国, 而男主角和阿拉伯兄弟不得不分离, 阿拉伯兄弟遭报复被同族灭门, 年轻的流亡犹太女孩被杀. 影片时常使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来诉说道理, 印象较深的有透过犹太男主角未被反犹的英国军官发现是犹太人, 来强调民族主义的荒谬一面, 同时却又透过男主角和女主角对民族主义的争论, 反映了以色列建国时利用民族主义的一面, 而女主角方面, 完全体现的则完全是国际主义思潮了, 强调了人类的大同和无区别性, 但在面对与男主角的爱情时, 却也认同民族的差异.

观看本片的过程中, 将本片与 How the West Was Won (1962) 相对比的想法挥之不去, 同样是透过普通人的经年经历反映的史诗, 同样是一段 “建国神话”, 甚至音乐都是同样的经典, 本片甚至似乎可以被看作是 2 年后的 How the West Was Won 片的预演, 对於两片的叙事方法, 甚至也可同样看待, 大的史实精确到惊人, 而各种情节则充满美化甚至是神化. 无疑这两部影片的史诗性是当年以色列和美国的软实力的体现.

观看本部本片, 对思考当今的现实也有启发, 如片中所言, 巴勒斯坦先在英国统治之下, 英国一开始是拒绝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 之后以色列购买的土地亦有阿拉伯人的捐赠, 如同片中展示的那样,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就是共同生活的, “两国方案” 和以色列立国是当年经过联合国投票的结果, 然而遗憾的是, 之后的阿拉伯和以色列都互相被激进势力裹挟, 这其中既有阿拉伯政治势力的短视, 也有犹太激进势力的推动, 影片真实的反映了造成各方错综复杂价值取向的历史原因, 其中既有大屠杀对犹太民族造成的心理阴影, 比如片中最激进的犹太男孩就是因在奥斯维辛中被迫埋人并遭到过鸡奸, 另又有战后英国放弃托管地的大历史背景, 不过还是要感慨一下英国即使是处理的再不好, 其仍然有文明的野蛮, 诸如对待 “Exodus” 号绝食的事件, 最后依然是以人道考虑而放行. 影片以将死去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合葬在一起结尾, 并表达了希望在活着时也能共享和平的愿望. 这点即使在今天看仍然一点也不过时, 片中对於狭隘种族主义和激进民族主义的评论同样发人深省. 本片表演剧情可谓完美, 虽然情节无疑是对以色列建国有着神化倾向的, 但不能不说确实是一部好片, 推荐观看~

★★★★★★★★★☆

shot0712
shot0714
shot0718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3/12/26/exodus-1960/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Shrek Forever After (2010)

  比较圆满的一部终结篇, 虽然剧情很简单, 但是还是如这个系列以前一样, 是在爆笑中欢乐的看完, 连续 4 集都这么成功的系列不多见~~ 这集讲述 Shrek 试图回到从前结果与坏精灵签署了欺诈协议, 结果不得不在一天内重新获得公主的真心亲吻才能得到解救的故事. 剧情很简单, 一共也只加了 3 个新人物, 但熟悉的人物小小的变化加上各种爆笑情节, 让本片变的很好看, 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值得有心人好好体会. 技术上, 整体感觉画质没有太大变化, 人物肌理质感和动作保持与前几集一致的感觉, 如果放在一起看, 甚至不能区分谁先谁後, 音乐部分, 本集加入了大量舞曲和流行音乐成分, 很不错, 配音和歌曲也都很棒, 驴子一如既往的话痨 ;-)  缺点也不是没有, 也许是编剧的失误, 女巫怕水的设定好像最後就没用上, 此外下金蛋的鹅个人认为可以弄的更搞笑一些.  对比起同年的  Toy Story 3 , 感觉 Shrek Forever After 仅以微弱优势领先. 2010 年 3D 動画的竞赛我认为是 Dreamworks 获胜   7 .7 / 8 .2 怪物史瑞克4 (2010) 影评 (1617) 收藏 (1364)

連合艦隊司令長官 山本五十六 (1968)

一部有点类似伪记录性质的传记影片, 刻画了山本五十六从坚决反对日德意同盟, 到在所罗门群岛视察前线时阵亡这一段的事迹. 看了本片才知道, 原來山本五十六曾经那么坚决的反对日德意同盟, 就是因为他曾经有在哈佛留学的经历, 知道美国是什么样的国家, 不过在和平希望丧失後, 他却为了国家毅然的走上了自己曾经反对的与美国对抗的道路, 并且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奇袭. 虽然取得了成功, 却也将美国拖入了大战. 之後的中途岛海战、新喀里多尼亚战役、所罗门群岛战役和日军损失惨重的 瓜岛战役 , 一方面是实力相差太大, 美军也逐渐恢复, 另一方面也有时运不佳, 美军航母在珍珠港袭击时大部分并不在港内. 山本五十六在最後的瓜岛战役中, 身为大将, 却坚持前往前线视察, 似乎也是内心明白战争已经失败, 一方面是告慰将士, 另一方面也是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吧~ 因为本片是军事题材, 所以表演并不太需要很多情感, 不过即使如此, 片中演员演绎的还是挺不错的, 一些小细节也有着幽默感. 本片中山本五十六的形象无疑是非常正面的, 可能会让一些接受过不同宣传教育的人感觉不适. 实际想来, 身为上将的山本执行着自己曾经反对的政策也是职责所在的無奈吧. 而本片实际上却曾经是中共高层传阅的影片, 甚至林彪和林立果也曾模仿片中的种种行动, 从这一点也说明,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自己也明白, 無论宣传的山本五十六是如何负面, 本片中山本的形象才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 from http://bit.ly/2DELN45 via IFTTT

I Want Your Love (2012)

關於一位基男離開舊金山前發生的一段經歷, 然而故事本身缺乏意義, 表演蒼白無力, 也缺乏情感刻畫, 看來看去只是一群基友互相交換性伴侶而已. 加上有明確的器官鏡頭, 以及片中演員使用真名本色出演, 更增加了對本片實際是打著正片旗號的色情片的嫌疑. ★★☆☆☆☆☆☆☆☆ from http://bit.ly/1RNnrce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