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有关 1960 年代美国一宗冤案的纪录片, 因为一宗无缘由射杀警察查车的案件, 在意外同行的搭车少年的指认以及一系列的不利的目击者证词下, 一名成年犯人被定罪了, 然而在其被定死罪後的更多调查发现, 看似帅气无辜的那名青少年曾经多次犯下暴力攻击等严重罪行, 但都得以逃脱, 并且他也曾吹嘘自己杀死警察的事迹, 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而众多的目击者实际更可能是为了赏金而撒谎. 後经过多年不懈的调查且其又再次犯案, 青少年终被抓获定下死刑, 原来的犯人恢复了名誉, 不过依据结尾的字幕, 其仍然需要服无期徒刑… 影片将这一案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怕的是, 依据其说法,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冤狱和社会性的问题, 其中既有对于青少年的宽容态度和对成年无业男性的社会性歧视, 也有在达拉斯 3K 党活动区作为目击者的黑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态度, 还有警察局为掩盖自身错误而故意的诬陷和误导, 甚至还有权力过大的心理学家的单一审判等等. 想来这样的冤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过好在美国还有较为自由的媒体, 能够拍出纪录片来反映, 其它国家恐怕就少有这类纪录片了, 不过考虑年代因素, 这片与当今的社会的关联应该是越发下降了, 视与听将本片列入最佳纪录片之一似乎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8/the-thin-blue-line-1988/
挺好看的一部电影, 影片叙述的是 1970 年的圣诞节, 在一所类似常青藤大学的百年学校中, 一名性情古怪的历史老师和一名不听话的学生, 以及一名食堂大妈各因为某个种原因不能回家过节, 于是在沒有人的大学校园內一同度过这段难忘寒假的故事.
影片从开篇的老师和学生互相看不对眼和互相捉弄, 到在相处中逐渐体认对方身上的优点, 再到致结尾老师为了避免学生因为擅自探望其患有精神病的生父而被退学而主动承担了这份责任, 并因此失去工作的转变. 全片情节过度自然顺畅, 剧情真实可信. 仔细看来, 片中各个主要角色其实都有着各自的苦痛, 作为主角的老师, 一直单身并且不被学生和同事喜欢, 作为配角的学生虽然看似家境殷实, 但父亲在精神病院, 母亲改嫁, 其也患有抑郁症且成绩不佳, 而食堂大妈则一直无法走出丧子之痛, 就是在这场意外的巧合之中, 三人其实是在这样一個寒假组成了一個临时家庭, 并各自扮演起了父亲, 母亲和儿子的角色. 经过这段难忘的时光, 三人最终得以走出了各自内心的阴影, 老师得到了学生的尊重, 学生得到了前进的动力, 而食堂大妈也走出了丧子之痛. 影片结构工整, 编剧功力不错. 时代氛围感也很浓, 甚至那些故意做旧的音效都十分有质感, 非常适合在这个假期时节观赏~
本片也得到了本届奥斯卡奖的提名, 我觉得本片应该能获得一份到多份演员类 (如男女主角, 男配角) 的奖项, 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可以一看~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4/01/31/the-holdovers-2023/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