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17的博文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Sing (2016)

一部非常討巧的電影, 將動畫和歌舞結合在一起, 又穿插有各個動物角色的情感歷程, 也充滿了笑料. 雖然整體看是屬於標準的好萊塢流水線製作, 但看片過程依舊十分快樂, 歌曲亦十分動聽, 是一部十分輕鬆的作品. 美中不足的是, 影片前半段的節奏有些趕, 造成所有歌曲都是不完整的片段,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大約半個多小時, 聽長了這樣連續的不完整音樂, 讓人有些煩躁, 直到劇情開始發展後, 才將注意力轉移開. 影片劇情略微有些戲劇化, 特別是劇院倒塌一幕, 後半段動物們的排練表演也太過順利, 也可能是作為動畫片的時長不能太長的緣故, 總之似乎是鋪墊不夠就產生了大團圓的結局, 不過好在是動畫片, 所以不管發生什麼都是可能的吧, 再說, 在動聽的音樂下, 劇情似乎已經居於次要位置了. 本片由環球公司製作, 技術水平依舊無法比得上迪士尼或 Pixar, 但總體來說令人滿意, 片中動物們的表情十分微妙, 即使是動畫, 仍舊表現出了充沛的感情, 尤其是青少年猩猩一角, 也許因為最像人類, 所表現的神情也最像人, 其次大象和豬一家的性格特質也十分真實, 反而主角考拉和老鼠就似乎較為生硬. 配角的表現超過主角在動畫中還真是比較少見呢~ ★★★★★★★★☆☆ from http://bit.ly/2s5Rm5O via IFTTT

Tanna (2015)

一部 极其罕见 的瓦努阿图语电影, 由澳洲-瓦努阿图联合拍摄. 本片依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了一個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般的悲剧爱情故事, 而所有演员都来自瓦努阿图丛林中远离现代文明的原住民. 無论从哪個角度看, 本片都非常特殊, 反而似乎是在注视着一段历史. 在时而风景秀丽, 时而壮观的纯天然景色下, 两個互相仇视的丛林中原住民部落因为一对無法走到一起的伴侣的自杀而结束了仇恨, 而这两個本身人数就很小的部落之前已经抵御过殖民者, 外来宗教和现代文明. 从他们越来越少的人数来看, 自身文化的消失大概很快就会降临, 这也许也是他们同意放弃争端合并的内部原因. 并无学习过表演的原住民们也只是将他们的生活原生态的展示出来, 虽然剧情是编的, 但仍是以 1980 年代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基础, 谁能保证這樣的事不再发生呢? 一切都是自然的反应, 如此真实的表演, 让观片过程比较不像是观看故事片, 反而更像是纪录片或者说是伪纪录片. 個人非常喜欢此类风格, 本片也提供了一個不多见的人类学视角, 可以看到也许和古人一样, 在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干涉下的人类, 对待事件的反应, 从中可以发现很多反应和感情其实是共通的, 并不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区别. 这部瓦努阿图原住民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成功, 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十分可惜本片只是提名而未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感觉比 ‏فروشنده ‎(2016) 好得多. 此外, 本片也提供了当代对南岛语系原住民生活不多见记录, 可让观众得以一窥他们的生活情态, 可以想见此文化的消失也许用不了多久, 但总算是能留下来一些记录也是万幸吧, 从这个角度, 我給本片打满分~ ★★★★★★★★★★ from http://bit.ly/2t1k6OB via IFTTT

Toni Erdmann (2016)

一部德国电影, 故事围绕一对父女展开, 女儿是跨国公司的顾问, 而父亲在死了老狗後就黏着女儿, 在女儿各种高级商务场所出现, 又喜欢開各种玩笑的故事. 片中这样的反差对比确实产生了不少笑料. 但全片看完, 感觉故事很散, 并没有固定的主题, 父亲开的一些玩笑在我看来已经非常过分, 而女儿和父亲的一些互动和反应也很奇异, 如父亲看见女儿吸食毒品却也跟着去, 而女儿最後似乎受了刺激将正常聚会変成裸体聚会, 也十分的不可思议. 最奇怪的问题是, 女儿的商务和事业明明一直在被父亲打断和毁坏, 片中女儿却似乎受虐狂似的不顾后果的乐于将父亲带到各工作场所, 又在产生问题后爆发矛盾. 父亲一角也完全不知进退, 明明知道自己很碍事还死皮赖脸的跟着女儿. 导演似乎想借此展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对比. 即, 女儿为了事业成功不惜牺牲纯真和善良, 而且日日戴着假面过活, 而父亲却又过於乐天, 将自己的幽默感放在最高, 却略过顾及他人感受. 但很遗憾, 导演却并不具有足够的功力. 过於戏剧化的情节并没有适当的铺垫, 导致十分做作. 本片的细节部分确实是有些趣味的, 但整体剧情看起来就不太合格. 不过, 本片还是教导了重要的一项内容, 那就是在工作场所带亲人是十分不明智的举动, 不要说是片中这样高级的商务场所配合片中父亲这样捣蛋鬼的搭配了, 就是普通商务场景下平凡的亲人也不是不适合的. 分清工作和生活这应该也是职场常识, 片中身为高级顾问的女儿也绝不应不懂吧~ ★★★★★★★☆☆☆ from http://bit.ly/2tSzI78 via IFTTT

The Jungle Book (2016)

真的是直到親眼看到本片時才反應過來本片是迪士尼 1967 年同名電影 The Jungle Book (1967) 的真人版. 本片感覺主打情懷牌, 並將所有人物/動物真實化, 總體來說, 在時隔這麼多年後, 能再在電影中聽見像 “ The Bare Necessities ” 和 “ I Wan’na Be like You ” 時, 還真的挺感動的, 這情懷牌打的很好, 不過感覺劇情的改編有些問題, 紅毛猩猩在本片中徹底變成了大反派, 虎王謝利對主角巴克利的仇恨有點過於戲劇化, 而主角巴克利的主題從原動畫版的成長變成了拯救和復仇. 此外, 巴魯的造型感覺有點醜的像豬而不是熊, 而且劇中巴魯也不是太聰明的樣子, 還有主角巴克利沒能唱歌, 以及演員也許年齡太小, 演技有點缺乏感情也是遺憾. 不過本片視效倒也確實不錯, 動物們栩栩如生, 與現實場景融合的是如此之好, 真得感嘆技術的進步. 但即使如此, 仍然無法掩蓋本片的缺陷, 即使懷舊的情懷部分的確能感動一部分人, 但如果是首次接觸本片, 也仍舊會發現一些問題, 此類重拍真的是無論怎麼做, 都很難超越原作啊~~~ ★★★★★★★☆☆☆ from http://bit.ly/2tdB8fo via IFTTT

Manchester by the Sea (2016)

一部由 Amazon Studio 出品的不太像美國電影的美國電影. 故事講述暴脾氣主角 Lee 在其哥哥去世後, 意外獲得其正處在青春期的兒子 Patrick 的監護權, 但這對他這個因故過著孤獨生活和經常與人幹架又缺乏穩定收入的人來說, 卻是不能承受的責任. Lee 想推卸掉監護權, 但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 我們也從影片了解到 Lee 過去並非如此, 他曾是一名標準的好丈夫, 和 Patrick 的關係也曾很親密. 影片採用插敘的手法一步步揭示了成因, 而隨著 Lee 和 Patrick 在喪禮進行前的一小段相處, 以及其舊識的互動, 逐漸和 Patrick 關係融洽. 不過結局處 Lee 仍舊出讓了 Patrick 的監護權, 也未能重新建立親密關係, 這一劇情編排比較令人遺憾, 也有點出乎意料~ 本片主角 Lee 的氣質非常出色, 將一名曾經受傷的孤獨男性演繹的十分到位. 渾身上下無處不散發著荷爾蒙氣息, 難怪會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了, 而片中 Patrick 的飾演也很真實, 有關喪禮, 鯊魚以及青少年過多的性行為等等笑話也挺搞笑. 如果少了這些笑話, 本片的氛圍要凝重很多. 本片獨特的敘事方式能夠一絲絲的解開謎底, 也保持了觀眾的好奇心, 是一部不錯的電影~ ★★★★★★★☆☆☆ from http://bit.ly/2rQgEVp via IF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