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卓别林的作品, 本片拍的十分棒. 卓别林饰演到阿拉斯加淘金的流浪汉, 从开篇卓别林遇见熊就很搞笑开始, 到三人被困在暴风雪的木屋中的搞笑遭遇, 之后是卓别林爱上女性却遭多人戏弄, 直到最后意外称为百万富翁並赢得美人归的故事, 几乎已经让现代好莱坞故事的所有元素一应俱全, 没想到 100 年前就有这么成熟的商业片. 在搭上卓别林天才的喜剧表演天赋和搞笑的情节, 彷佛就是在看一部真人演出的卡通片一样. 片中最印象深刻且最像卡通的桥段, 是卓别林和大吉姆被困在悬崖边的摇摇欲坠的木屋的一幕, 似乎后代很多卡通都有此片的影子. 此外本片竟然还有特效, 在饥饿的大吉姆将卓别林看成鸡以及悬崖木屋的场景中都有应用, 难以想象 100 年前制作这样的特效是多么困难? 此外还有片中他做梦梦境的面包舞以及吃皮鞋等桥段, 似乎都是后来者反复模仿的桥段. 如果要说本片有什么不足, 那也许就是全片搞笑有余而思想性略显欠缺, 但作为一部 100 年前的作品, 实在不应要求过高, 且本片确实十分精彩好看, 完全不输今日普通商业片, 难怪亦曾得到 “视与听” 提名, 推荐观看~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28/the-gold-rush-1925/
一部丹麦影片, 讲述二战结束後, 丹麦利用德国战俘从事排雷的故事, 而这些战俘中很大一部分就如本片描述的那样实际上还是青少年. 影片整体氛围塑造的不错, 对於地雷不知何时就在下一秒钟爆炸的偶然性描摹的十分到位, 而这种随时无常残酷死亡的现实接受主体是儿童时, 就更为令人紧张. 影片还特意安排了雷区附近的一名丹麦女孩的角色, 更加凸显出同为儿童, 只因国籍不同而迥然不同的命运, 加深了对比. 沒想到一贯以童话般王国著称的丹麦, 也曾有过如此黑历史.
影片中的上尉一角, 从开始的仇恨德国人, 到逐渐同情怜悯甚至最後释放他们的转变, 恐怕只是影片的故事安排, 而现实则更可能是像片中上尉的上级所说, 以及最後的字幕说的那样, 这些儿童战俘只是被当作人肉除地雷工具, 即使此一处地雷已经除完, 仍要继续到下一处继续, 大部分人在恶劣条件下被迫工作, 直到被炸死, 永远無法达成返回德国的愿望. 而片中战俘士兵的遭遇固然令人同情, 但德軍在丹麦埋下数以万计的地雷也是事实, 只能说地雷这种武器的发明实在太不人道了, 而在战争下扭曲的人性也在战后十数年难以愈合, 甚至对那些炸残未死的战俘来说, 是影响一生. 这样看来, 地雷此种武器确实应该早日禁止使用才是, 而中国至今未加入反地雷的渥太华公约, 反观片中这个曾有大量地雷的丹麦, 不仅加入了渥太华公约, 还成为了无地雷国, 這樣的差距, 中国当局不应感到汗颜嗎?
★★★★★★★☆☆☆
from http://bit.ly/2rNexC5
via IFTTT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