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有关 1960 年代美国一宗冤案的纪录片, 因为一宗无缘由射杀警察查车的案件, 在意外同行的搭车少年的指认以及一系列的不利的目击者证词下, 一名成年犯人被定罪了, 然而在其被定死罪後的更多调查发现, 看似帅气无辜的那名青少年曾经多次犯下暴力攻击等严重罪行, 但都得以逃脱, 并且他也曾吹嘘自己杀死警察的事迹, 他才可能是真正的元凶, 而众多的目击者实际更可能是为了赏金而撒谎. 後经过多年不懈的调查且其又再次犯案, 青少年终被抓获定下死刑, 原来的犯人恢复了名誉, 不过依据结尾的字幕, 其仍然需要服无期徒刑… 影片将这一案件事无巨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可怕的是, 依据其说法, 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 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冤狱和社会性的问题, 其中既有对于青少年的宽容态度和对成年无业男性的社会性歧视, 也有在达拉斯 3K 党活动区作为目击者的黑人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态度, 还有警察局为掩盖自身错误而故意的诬陷和误导, 甚至还有权力过大的心理学家的单一审判等等. 想来这样的冤狱在世界各地都有, 不过好在美国还有较为自由的媒体, 能够拍出纪录片来反映, 其它国家恐怕就少有这类纪录片了, 不过考虑年代因素, 这片与当今的社会的关联应该是越发下降了, 视与听将本片列入最佳纪录片之一似乎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啊~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8/the-thin-blue-line-1988/
看了这部今年奥斯卡最佳短片, 感觉本片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做 “黑人的 100 种死法”. 影片明显得到了乔治·佛洛依德之死事件的启发, 故事主角莫名其妙的被困于一个无法逃脱的时间循环, 每次离开炮友家後, 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会被警察杀死, 甚至在与警察交上朋友後也一样. 虽然被警察反复杀死是主角一个人的反复经历, 但其实导演明显想表达的, 其实是现实中一个个不同的普通黑人民众曾经被警察无辜杀死的经历. 主角无论在阅历, 年龄还是经济上都优于警察, 却仍然倍受歧视和系统性的暴力. 主角执着的要回家喂狗的想法其实代表的是希望实现普通美国梦. 所以在结尾主角表示即使反复被警察杀死也不能阻止回家喂狗的愿望. 在片尾的字幕, 更是将曾经一个个被警察滥杀的普通美国黑人和他们的被杀地点打在了字幕上, 令人感叹这么多人死于警察的暴力.
本片表现形式新颖, 又具有科幻创意和思想性, 虽然是短片, 却很吸引人, 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1/04/29/two-distant-strangers-202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