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14的博文

Persona (1966)

没看懂这部 1966 年的瑞典黑白影片, 影片讲述的是一名有名的女演员伊丽莎白突然不能说话了, 医疗检查发现她并没有任何身体疾病, 护士在医生的建议下和伊丽莎白一起来到海边的度假屋修养, 期间女护士向不能说话的伊丽莎白透露了很多私人故事, 後来女护士发现伊丽莎白在寄出的信中谈论了她的私事而生气恼火, 可是伊丽莎白仍拒绝发出声音, 女护士之后成了伊丽莎白的替身, 与伊丽莎白丈夫做爱, 照顾孩子, 影片结尾女护士似乎成为了伊丽莎白… 看完觉得这部电影实在太过先锋, 我完全看不懂其中的含义, 整部影片我看懂的似乎只感觉摄影确实非常有艺术气息, 开篇的意识流场景甚至无端插入了零点几秒的大鸡巴更是不知所云, 后面又插入了越南战争中的僧人自焚等当时的世界政治场景, 实在是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本片的奇怪程度虽然沒有 8½ (1963) 或 Зеркало (1975) 那样对剧情完全不知所云, 但也已经很难理解了, 不知道视与听为何对本片的评价如此之高. ★★★★☆☆☆☆☆☆ PS: 影片结尾出现了一个很像 Zuckerberg 的雕像, 略微有趣… PPS: 本片的全剧剧本可在以下展开找到, 也许看后能让对本片多一点理解也说不定? 伯格曼著:《假面》(全剧剧本)     沈语冰 译          [伯格曼的说明]我不是在通常意义上写电影剧本的。我所写的似乎更像是一首曲子的旋律线,希望在我的同事的帮助下,它能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首管弦乐曲。在许多方面,我都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方面则毫无所知。我发现我所选择的主题非常宏大,而我所写的东西或包含在最后的影片(令人讨厌的想法)中的东西,注定是完全任意的。因此,我吁请读者或观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处理我已经写出的这些材料。          1          我想象着从放映员那里发出的电影光束的透明丝带。标记与画面都被清洗一空,只剩下那光束从银幕上产生出来的颤动着的反射光。从扬声器里我们只能听到扩音机的声音,而扬起的尘土的轻微的声音穿过录音重放装置不断地传出来。          光线确立自己并逐渐加深。不连贯的声音与言语的短暂碎片,像溅起的火花,开始从天花板与墙壁上往下掉。          从这样的纯白中出现了一团云的轮廓,不——是一池水,不——一定是云,不——是一棵枝...

Rękopis znaleziony w Saragossie (1965)

實在是太長的一部電影, 竟然有 182 分鐘, 本片的攝影和音樂倒是還挺有特色, 黑白的畫面挺有感覺, 而故事的敘述方式卻與如今大相徑庭, 電影的第一部分表現尚好, 但也有各種神秘主義的情節未得解釋, 而第二部分中, 各個故事中的人物穿插和互相關係讓人看得頭暈, 故事套故事又互相關聯的設計簡直是在考驗觀眾耐心和記憶的極限. 總的說來, 這部波蘭影片雖然當年引起熱潮, 但以今日的眼光看, 實在是過於冗長晦澀, 現時的觀眾口味和欣賞水平已經遠遠超越 1960 年代, 今日看來, 本片似已過時, 藝術價值所剩不多, 只存有歷史價值了 ★★★★☆☆☆☆☆☆

Band Baaja Baaraat (2010)

比较典型的一部宝莱坞制作, 故事围绕着婚礼制作团队的男女主演展开. 在为他人筹划婚礼後, 他们的感情如何发展是本片的线索, 而作为印度电影, 自然是少不了优美的歌舞, 因为本片是婚礼题材的, 歌舞佈景都是极其华丽, 歌曲也大多很好听, 舞台效果很棒, 十分养眼. 此外本片是印度电影中似乎比较少见的出现了床戏, 这倒是拍出了点新意~ 本片仍有一些宝莱坞电影通病, 诸如转折的突然和片长过长, 此外, 本片的开头和结尾似乎都过於匆忙, 开头的过程有点交待不清的感觉, 而结尾女主角的原谅亦过於突然, 有点令人不信服... 可以一看~ ★★★★★★☆☆☆☆

En kongelig affære (2012)

還不錯的关於丹麦 18 世纪一段宫廷历史的电影, 以来自英国的皇后爱上了来自德国的宫廷医生, 幷利用国王不主政, 而大力在当时旧势力范围的丹麦推广启蒙主义, 自然, 他们成为了保守派的攻击对象, 也因为出轨终於被抓, 在一次皇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後, 医生被送上了断头台. 全片片长 2 個多小时, 但拍摄却很紧凑, 虽然没有动作片那样的视觉刺激, 但因为故事组织的不错, 所以并没有冗长的感觉, 编剧做的很不错. 而且因为是有历史为背景的真实故事, 结合了整体丹麦社会社会变革的政治大背景, 让皇后婚外情的故事也多了几分历史厚重感. 整篇故事其实是皇后给儿女的一本家书做的一场人生回忆, 又很自然的引出结尾的题外, 即腓特烈在父親的幫助下之後又發動政變夺回了王位, 將史東瑟通過的法律幾乎又都被恢復, 算是重新拯救了丹麥也給本片一個稍微光明點的結局交待. ★★★★★★★☆☆☆
内敛的影片, 故事是关於一对中产老夫妻在一方得病後的故事. 前面的故事虽然妻子疾病发展的很快, 让观众比较揪心, 但还算正常, 甚至很多场景还挺感动. 但法国电影如果不変態就不是法国电影了, 影片接近结尾完全转折, 丈夫不堪忍受照顾而突然杀死妻子, 让全片的基调不明确起来, 全片故事也瞬间转变得黑暗和绝望. 本片的拍摄手法是最沉闷的静态拍摄, 大部分场景中, 镜头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对话也不太多, 到是挺符合老年人的主旨. 音乐几乎没有, 2 小时的时长是一份考验.  至於本片的主题, 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生死爱" 可以说是都有涉及, 但如此纠结的内容和过於文艺的表现形式, 让本片试图反映的思想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的. 结尾的幻想情节, 也意味不明, 若导演能用更加通俗和非突然爆发式的手法演绎這個故事, 也许效果会好一些~ ★★★★★★☆☆☆☆

Amour (2012)

内敛的影片, 故事是关於一对中产老夫妻在一方得病後的故事. 前面的故事虽然妻子疾病发展的很快, 让观众比较揪心, 但还算正常, 甚至很多场景还挺感动. 但法国电影如果不変態就不是法国电影了, 影片接近结尾完全转折, 丈夫不堪忍受照顾而突然杀死妻子, 让全片的基调不明确起来, 全片故事也瞬间转变得黑暗和绝望. 本片的拍摄手法是最沉闷的静态拍摄, 大部分场景中, 镜头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对话也不太多, 到是挺符合老年人的主旨. 音乐几乎没有, 2 小时的时长是一份考验.  至於本片的主题, 可以说是见仁见智, "生死爱" 可以说是都有涉及, 但如此纠结的内容和过於文艺的表现形式, 让本片试图反映的思想是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的. 结尾的幻想情节, 也意味不明, 若导演能用更加通俗和非突然爆发式的手法演绎這個故事, 也许效果会好一些~ ★★★★★★☆☆☆☆

Black Harvest (1992)

真實完美又驚人的紀錄片. 本片所涵蓋的角度非常之多, 想到的既有人種學, 殖民主義, 異族通婚和文化交流, 人類學, 經濟學, 簡直是一次人類歷史的小規模演繹. 而現在無論如何是拍不出這樣的紀錄片了, 不僅因為地球上已經幾乎沒有未被西方化的原住民部落, 更是現在的道德已經很難讓拍攝者能像本片的拍攝者那樣忠實記錄影像而不會被觀眾批評了. 本片更是一部以現代道德看來政治不正確的紀錄片, 但實際上過度的政治正確不僅是一種逆向的種族主義, 更掩蓋了真相. 本片中對於原住民絕望悲觀結局的展現, 南島民族的部族混戰, 強制推廣西方文化的失敗, 混血種植園主的澳洲之旅的等等對比, 雖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是非常種族主義, 但也正促人思考其中的差別到底在何處, 這也正是 ``槍砲·病菌和鋼鐵'' 這本書的探討主題, 若將本片與這本書對照來看, 會更加有意義~ 本片作為高地三部曲的第二部, 已經如此, 實在是非常讓我想看另外兩部, 尤其是第一部 ``第一次接觸", 然而目前還是沒找到便宜的觀看渠道. 令人遺憾~~~ 滿分! ★★★★★★★★★★

Dr. Strangelove: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確實是非常經典的一部電影, 片中對於政治狂熱, 戰爭狂熱, 社會和男性狂熱都進行充分的諷刺. 而關於末日機器概念描述, 雖然在很多科幻片中, 特別是 Stek Trek 中都有提及, 但看起來這裡才是最早的. 片中的冷幽默在令人捧腹之後又會帶來思考, 比如作戰室裡不准打架, 軍事基地中的投幣電話, 盡忠職守的士兵坐在核彈上被擲下, 以及無論是小到 "可口可樂自動販售機" 或是大到 "末日機器" 對人類的報復. 無一不反應著導演的巧妙心思. 更多的評語是多餘的, 強烈推薦親自觀賞本片. ★★★★★★★★★☆

1920 Bitwa warszawska (2011)

關於一戰 1920 年波蘭蘇聯戰爭的華沙保衛戰的史詩性的電影. 看完覺得製作的還是不錯的, 影片從各種不同的角度, 展現了波蘭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做出的犧牲和貢獻, 也穿插了不少描繪布爾什維克的殘暴和反人性的細節描寫. 而戰爭場面足夠血腥真實, 讓人覺得一戰確實是非常殘酷. 另外, 片中對於傳統, 宗教和 "有產階級" 價值觀, 尤其是宗教的宣揚也處處可見, 對比蘇俄方面所謂的 "無產階級" 的價值觀的冷酷無情, 宣揚出了人性的偉大. 波蘭電影看得不多, 但發現製作都比較精良, 而且似乎都和與俄國有關, 看來歷史上波蘭和俄國真是一直就是恩怨重重. 本片的音樂是一個亮點, 無論是波蘭方面的主題還是蘇俄方面的國際歌, 都很好聽, 結尾的字幕歌唱版, 更將主題有昇華到另一高度. 故事的結局是主人公和妻子在戰地醫院相遇, 而列寧對史達林發脾氣說波蘭給共產主義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 無產階級革命要另尋國家推到全球. 這就不禁令人感嘆: 波蘭確實是起到了一層防火牆的作用, 將無產階級革命阻隔在了西歐之外, 否則按照列寧的計劃, 下面就是重要的德國和法英了, 但也令人感嘆, 正因為波蘭未能如蘇俄預想的那樣被攻克, 共產主義革命轉而向東方和東歐轉移, 繼而給那裡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華沙一戰的勝利雖然保住了波蘭和西歐, 但也讓蘇俄發現了更容易的獵物. 這樣的歷史就是充滿著意外了~~~ ★★★★★★★★☆☆

Django Unchained (2012)

带有浓郁昆丁风格的故事和叙事手段, 结合了传统意大利式美国西部片的风格, 以及现代因素, 甚至连音乐都是既有传统西部片配乐, 也有说唱音乐, 整部影片风格非常混杂. 觉得导演昆丁的厉害之处就在于, 在如此混杂的风格下, 竟然能将这样一个故事说完. 虽然或多或少, 情节上产生了荒诞的成分, 特别是越到後来越是如此, 本片也绝不是真实的历史, 而更多是满足导演自己的暴力幻想, 但如果是其他导演, 可能是连流畅也做不到的. 昆丁的暴力美学和各种恶趣味在本片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枪战的血浆和低俗设定一個也不少, 特别是那种出人意料和无缘由的暴力细节和血肉横飞的猎奇感; 以及琐碎冗长的低俗对白上, 表现的更加明显, 不禁令人感叹, 本片已然是高投入的大制作水准, 但核心仍然是昆丁 B 级片的精神幷不曾改变. 而这个本来很有思想性挖掘的故事, 观众如果要想在中间寻找思想性, 在我看来完全是徒劳, 导演只是怎麼好玩儿怎么拍而已, 这在後面只是越来越明显了~ 本片的摄影, 服装, 到演员都非常出色, 可以看作是一部本已消亡的意大利式西部片以及牛仔文化的另类重生. 音乐上也多多借鉴了传统意大利式西部片的配乐, 非常棒. 遗憾的是後面突然转到说唱音乐, 有点难以接受. 总体来说, 本片的前半段更加的吸引我, 开头一小时的部分最好, 而後半部分过於架空和情节进展突兀的编剧则只能当作是猎奇来看了. ★★★★★★★☆☆☆

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2)

关於心理问题的主角出院後遭遇的浪漫轻喜剧. 而对方正是同样有心理问题的女角. 除了男女主角的 ``特异'', 主角的家庭成员以及朋友们也都各种奇葩, 包括嗜赌如命又迷信的父亲, 压力大又怕老婆的好友等等, 让故事变得很轻松. 而影片的结局还是没有出乎意料的传统结尾. 算是典型的好莱坞片. 整体电影看完感觉叙事还算流畅, 不过有些过渡感觉还是略有唐突. 值得一提的倒是电影中的摇滚音乐都很棒, 配合上或是运动或是跳舞的场景更显得十分有活力也很合拍. 另外对於此类文艺性质较浓的剧, 剧情平淡大概是躲避不了的弱势. 又因为是依照小说, 编剧发挥余地也被限制. 所以本局的体裁就造成了不出意料的平淡文艺范儿. 不太适合性急的人观看~ ★★★★★★☆☆☆☆

5 Broken Cameras (2011)

关於以巴问题的纪录片, 影片以巴勒斯坦地区的一個小村落中的摄影师兼记者 Emad Burnat 自述自己的 5 個摄像机损坏的过程, 展现了 2005 年至 2010 年期间, 以色列修建隔离墙和犹太人定居点造成的影响和冲突. 是一部典型的以小见大题材的作品. 因为是纪录片, 故事都是真实可信的. 而剪辑和材料的选取非常不错, 期间包括和平和抗争的鲜明对比, 以及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地区人时而生死攸关以命相搏, 时而却又带有戏谑和缓和幽默的 "作战" 令人印象深刻, 而悲剧性的冲突和高潮也在这样的纪录片中有所体现, 那就是片中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 Emad 哥哥被打死以及之後激起的猛烈反抗, 再到後来的铁丝网隔离墙拆除, 但又在後退後建立了混泥土隔离墙的这一段. 另外, 本片的作者也就是片中的 "我" 也算是九死一生, 作者的每一部摄像机的损坏, 在片中都构成了一個小高潮. 在作者以色列获得的高级治疗又非常有戏剧性. 片尾处作者展现的手术疤痕也令人惊叹. 不可否认, 本片是完全站在巴勒斯坦方面的观点的一部作品, 片中对以色列士兵的仇恨以及对下一代命运和自己一代人命运的对比和反思都不缺少. 难能可贵的是, 作者没有将这种对士兵的仇恨上升到民族/种族主义, 也许这也和以色列人和以色列军队确实因区别有关, 其实片中也能看到, 在作者这方面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各国人中, 也有以色列人, 另外, 虽然战争场面无论如何都是很残酷的, 但以军还算文明, 催泪弹是最多的武器, 此外, 在隔离墙附近如果没有抗议发生时, 巴勒斯坦人还是可以自由通过的, 作者一家更可在治疗後前往特拉维夫海边休假. 最关键的是, 本片结尾的字幕可以看到赞助者有以色列电影协会和福特基金会等组织. 要我看, 如果仅仅是片中这样的矛盾, 完全可以以法律解决, 实际上片中最後的归还土地的解决正是法令的终於被实施. 以色列方面完全不必动用軍队和隔离墙, 巴勒斯坦方面也不需要使用烈士或起义之类的概念, 特别是以色列法庭还是相对独立不被行政干预, 以色列也算较民主的国家的情况下, 这样才是好的方式. 这种征地的矛盾其实在各国都存在, 如果不是掺杂了民族和宗教等其他问题, 以民事的解决才是正途, 从这个角度看, 本片作者的各种思考仍然是集中在下一代抗争的传统思路上, 难道不正是这种思路导...

The Secret of Kells (2009)

风格比较怪异的一部欧洲動画, 绘画风格非常有特色, 部分场景可以用华丽来形容, 但同时, 人物的形象和动作设计也十分的非主流. 本片的故事是关於一名凯尔特男孩从维京人手中挽救本族文化象征的凯尔经书的故事. 实际故事本身非常简单和直白. 但能将如此直白的故事制作的令人记住就需要一定功力了, 而片中从森林的精灵出现过程到与邪神的战斗场景, 画面确实是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染力的, 配乐甚至对白都很注重民族特色, 从技术上看, 本片的艺术性无疑是明显的. 不过, 如果以电影商品的角度看, 本片剧情太过简单, 且有前因后果未说清楚的嫌疑, 对於外国观众就更是如此. 片长较短和剧本本身感染力不够也是一大问题, 虽然是民间故事, 但想来若导演能在故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性, 最终的作品应该会更好一些~ ★★★★★★★★☆☆

No (2012)

关於智利历史上以选票方式公投, 和平驱离独裁者皮诺切特的一部纪录片风格的故事. 而全片并没有事无巨细的展现政治运作, 反而集中以片中广告业职员的主人公, 以新思维参与到反对派的竞选广告制作的独特视角, 展现追求民主的曲折过程. 期间自然有来自独裁者的各种软硬压力, 也有不可避免的阵营内部不同意见. 而本片更是一部关於竞选文宣的启示录, 期间无论皮诺切特方, 还是反对派方面, 使用的广告宣传手法, 也是十分宝贵的一课. 而同时, 本片也令人感叹, 即使是如皮诺切特这样的大独裁者, 仍然在国际压力下执行了公开的电视竞选活动, 当然结果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而中国当局甚至连皮诺切特的勇气都没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皮诺切特的前车之鉴让中国当局更加害怕. 本片的拍摄手法采用了仿古的纪录片形式, 屏幕颜色在故意的处理後, 呈现出了上世纪模拟记录设备特有的``三原色分离" 的现象, 晃动的镜头感加重了伪纪录片的感觉, 更配合上真实历史录影, 让观影人以为是在看真实历史影像. 演员们演的也都不错, 然而, 整体剧情略显平淡, 除了一场镇压略有紧张感外, 其余的威胁都略显普通, 也许这确实是历史事实, 但也再次令人感叹皮诺切特的独裁离共产党的独裁还差很远...配乐方面, 本片在原创配乐比较孱弱. 倒是历史记录中广告音乐蛮有力, 如此朗朗上口的音乐也难怪他们能最後取得胜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