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片这么出名, 看完实在觉得不是很好看. 影片讲述热爱看书和写诗的主角费迪南被在遇见情人 Marianne 後就逃离了安逸的家庭生活, Marianne 坚持将他称为 Pierrot. Pierrot 与 Marianne 走上了杀人/抢劫/偷窃/偷车的私奔之旅. 两人一路被追杀却得以逃脱, 後来又与 Marianne 产生矛盾, Marianne 拿走了 Pierrot 的五万美元, Pierrot 追上後杀死了 Marianne 和其男友, 最後 Pierrot 也自杀身亡. 全片看完感觉剪辑混乱, 剧情跳脱, 音乐时有时无, 全片画外音中所述的章节也是完全混乱的, 主角两人的关系似乎也难以理解, 他们俩人到底是情人, 恋人还是犯罪同伙或间或有之? 此外还有各种意象的运用, 诸如主人公手中拿的书到底是何用意, 片中穿插的各种顏色的诗句/日记片段又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沒有解释. 片中甚至还打破第四面墙让主人公直接称呼观众, 感觉这是大胆但危险的尝试, 我觉得对于本片来说, 这样的尝试也是失败的. 在影片最後, Pierrot 的自杀也是那麼有创意, 将炸药卷在头上爆头而死, 但这样的创意却与剧情无关, 只是为了猎奇吗? 我唯一能想到的本片优点就是, 这部影片对于顏色的创新性应用和摄影了, 从片中主人公两人驾驶着各种顏色的偷来的车子, 配合法国乡间恬静的景色确实是十分亮眼, 到各种顏色的诗句和手写体以及静态绘画画面的展示确实充满了艺术气息. 但仅依据此点并不能挽救这样一部混乱的电影, 即是是有名导演的作品亦不例外~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5/pierrot-le-fou-1965/
没想到竟然是一部同志题材爱情片, 看来从去年的 Moonlight (2016)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以来, 此题材已经正式进入奥斯卡主流的视野里了~
故事讲述了意大利北部的一名 17 岁犹太男孩在假期中与父亲的考古学家朋友之间的同性爱情故事, 而同时他们也保持着异性关系, 两人从开始的互相厌恶, 到看似单纯的友谊, 再到忘年的恋人关系, 一切就那样像意大利北部清新的乡间自然环境那样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 两人互相用自己的名字呼唤对方疯狂做爱的场景也呼应了标题. 假期结束後的互相分别又是恋恋不舍. 而最後结尾父亲的一番话可以瞭解到父亲其实早已察觉两人的情感, 却鼓励儿子走自己的路, 但结尾却又是获悉对方结婚的消息, 两人终究还是無法在一起.
观看本片, 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像是 2017 年的新作, 反而更有 1960 年代的自然氛围, 片中除了弹奏的钢琴曲外几乎没有配乐的做法, 像极了过去一些欧洲文艺片. 让我差点以为这部电影所获的奥斯卡提名时外语片类别…但实际仍然是英语片, 只是拍摄国家有多国.
片中两人的情感出现似乎略有突兀, 自然景色比较唯美, 各个场景也近乎白描式的展现, 片中有时会以故意失焦的镜头拍摄, 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但又不是过于梦幻. 片中的激情戏份不少, 但感觉反而是男女的激情戏尺度更大, 而作为主题的男男恋爱关系镜头最大胆的也就 “抓鸟” 一幕, 其余则是一笔带过或是画面隐去.
至于剧情, 也感觉似乎有点流水帐, 顶多也就是少年主角在成年前的一段较为深刻的隐秘情感记忆, 但也仅此而已, 并无更多了~
★★★★★★★☆☆☆
from http://bit.ly/2DJLVPb
via IFTTT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