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4的博文

서울의 봄 (2023)

看了这部背景是 1979 年韩国 双十二政变 的电影, 反映了在朴正熙被暗杀後, 一名正直的首尔警备司令官李泰臣 (原型 张泰琓 ) 抵抗权欲熏心的保安司令官全斗光 (原型 全斗焕 ) 的故事, 描绘了全斗光绑架了陆军参谋总长郑祥镐 (原型 郑升和 ) 到积聚军内团体 一心会 发起政变, 在多番军力调动对抗以及流血甚至全斗焕将对抗北韩的前线兵力调入首尔後, 最后政变得以成功, 影片以少有的主角失败而告终. 片中出现的人物众多, 兵力和官职复杂, 对于不熟悉韩军体制的观众来说, 似乎是一个障碍. 不过影片总体来说剧情还算流畅, 影片将李泰臣的爱国感情表现的不错, 而将全斗焕一众和国防部长等人的丑化也十分明显. 影片很好的传递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险恶, 让观众身临其境, 不过我想整个事件虽然是为之后的全斗焕独裁统治打下了基础, 甚至是持续到 1980 年代的光州事件後韩国才民主化, 但就事件本身来说, 其所有参与者都是政府内部和军方人士, 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来说可能並沒有太大的参与感, 甚至编剧在最后一度想透过李泰臣的手来轰炸首尔市中心, 幸好 (?) 他最后被解职, 但也因此全斗光政变成功, 让人感叹一将功成万骨枯以及怀疑到底哪个才是更好的结果? 全片整体品质还算可以, 配乐和服化道都沒有太大问题, 对于想了解那段政变历史的观众, 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了解入口~ ★★★★★★★☆☆☆ PS: 影片中还出现了应该是虚构的类似坦克人的情节, 看来此形象已经成为了良心的代表了~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3/30/%ec%84%9c%ec%9a%b8%ec%9d%98-%eb%b4%84-2023/

The Great Gatsby (2013)

小時候看過原著, 而看完這部電影, 覺得能將這樣一本較為沉悶的書改編成這樣, 且基本沒太大偏離也算是不容易了. 各人的演出都不錯, 劇本主線明確而具有衝突性. 較意外的是, 對於這部講述上世紀初故事的影片, 卻大膽的採用了說唱等形式的現代配樂, 一開始還真是有點接受不了, 不過隨著劇情的進展, 竟然真的慢慢適應了. 本作作為名著改編, 其含義和思想已經被挖掘過無數次不需要再多說, 而看完感覺當代也與當時有某種神似, 上層階級道貌岸然的紙醉金迷生活和實際冷酷的內心古今中外幷不曾變化. 忽視這點的後果造成了 Gatsby 的悲慘下場. ★★★★★★☆☆☆☆ from http://bit.ly/1dj8lCX via IFTTT

Sculpture (2009)

意料外的血腥电影, 変態的女主角, 儿时被父亲和弟弟性侵, 还目睹母亲的模特被父亲杀死後, 多年後回到家, 开始将弟弟健身房中的人一個個杀死, 幷用每個人的一部分做成雕塑的故事. 整部电影除了开头, 後面就是一個個的屠杀, 基本没甚麼剧情可言, 只剩下猎奇. 而且好笑的是, 这样一部 “成熟度” 极高电影却为了避免裸露性器官而采用了极其别扭的遮挡方法, 看起来就是非常的不自然, 相对于片中的男配角们, 女主角也毫无魅力可言, 不知道怎麼却能吸引那么多人的, 本来还希望结尾能出乎意料一下, 结果却是毫无惊喜可言. 前面有莫名其妙的让雕塑睁开眼睛的一幕更令人匪夷所思. 算是比较纯粹的 Splatter film 啊… ★★★★★☆☆☆☆☆ from http://bit.ly/1bWeDxF via IFTTT

மைனா (2010)

有點不知如何評價的淡米爾語影片, 其爛點可以說是非常爛, 實際是非常討厭這種事無鉅細的拍攝手法, 與故事毫無干係的冗餘場面不斷出現似乎也是印度電影的通病. 這部長達 2 個半小時的可來塢 (Kollywood) 影片如果給好萊塢拍攝, 絕對不會超過 1 個半小時, 甚至精簡一點 1 小時的片長也有餘. 本來這種做作的表演和雜亂的情節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期間的混亂也一言難盡, 事實也正是如此. 但神奇的是本片中的音樂卻非常有特色, 和北印的歌舞能聽出明顯的不同. 也不像北印一樣鋪陳華麗, 反倒是充滿生活氣息. 最吃驚的是, 本片的結尾卻又太過意外, 竟然是極其少見的徹徹底底的悲劇! 苦情的鴛鴦在經過前面長達 2 個多小時的過程中的鋪墊後, 似乎就要獲得自由, 結尾竟然是一個被虐殺, 一個自殺, 連警察都要殺死包括自己妻子在內的數人後坐牢. 完全跳出了模式化電影的範疇, 似乎又批判了富人的虛偽和傳統的約束, 可以說是神來的一筆, 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 觀看本片的過程可以發現, 雖然本片是拍攝在 2010 年, 但片中展現的淡米爾語地區農村生活面貌. 簡直與數十年前毫無變化, 很多鏡頭簡直令人懷疑導演是在故意懷舊, 甚至第一首兒童歌舞音樂都是 1970 年代風格的! 但明顯不是的, 這卻是 2010 年代的淡米爾地區生活現狀. 片中包括家族女性觀念和榮譽謀殺等態度的體現, 更是說明女性地位在印度落後地區的地位是毫無提升, 甚至比過去更糟. 而在窮鄉惡壤中出身的男主角也是在民風彪悍和缺乏教育的混合體, 為了女友打遍全家和丈母娘. 而女主角母親完全將女主角作為交易的商品, 得不成後就下詛咒, 這些影片前半部分表現出的習俗還真是純樸~ 本片的拍攝似乎在走極端, 晃動的鏡頭模擬紀錄片, 未加任何修飾的畫面看起來就像是家用廉價攝像機拍攝, 同時, 色彩對比度過大的影像似乎是試圖要修補設備本身的不足, 結果卻是完全失敗的, 總之, 就是畫面看起來完全沒有電影應有的質感, 更接近電視的質量. 看完本片, 就像是一大堆垃圾中鑲有一點點寶藏, 雖然有顯眼的特色, 但仍然不足以彌補本身的潰爛. 特別是在如此片長下, 那一點優勢也被耗費殆盡, 所以必然無法獲得高分. ★★★☆☆☆☆☆☆☆ from http://bit.ly/1f3x5ip via IFTTT

Kalifornia (1993)

本片虽然名气不大, 加上有一定年代, 完全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但看时才发现片中居然聚集了那么多重量级的演员. Brad Pitt 将连环杀人狂的野性饰演的惟妙惟肖, 在可爱, 野性和冷酷之间的无缝转换展现出了惊人的表演天赋. 本片的故事也有十分讨巧的结构, 追踪连环杀人故事的作家碰上连环杀人犯, 这样的主题永远都不失戏剧性. 加上两名对比强烈的女配角, 真是想不精彩也难. 此外, 本片具有形似公路片的形式, 从東部开往加州的沿途即是本片剧情中探访连环杀人狂作案现场的剧情发展之需. 也暗含了从人口众多的東部开往西部沙漠的过程中, Pitt 饰演的杀人狂杀人步骤残酷性和野性暴露的一次旅程, 这点上, 随着片中車子开向旷野沙漠地带和剧情的发展, Pitt 饰演的反派主角心中的野性也似乎逐渐崭露, 也更加肆无忌惮和残忍的开始杀人, 甚至将一直跟着自己的天真女友也一幷杀死. 通过同一个事件而从两方面推出剧情, 这样的设计不能不说是很巧妙的. 而整部电影的整体叙事非常流畅, 和编剧的功力不无关系. 虽然本片是好莱坞类型片, 惊悚和吸引人自然是不缺少的, 但幷不缺乏内涵, 也不是只有暴力和血腥的爆米花电影. 看片时即能深深感受到这一点. 还有比较欣赏的是, 片中只是隐含的展现了连环杀人的原因, 而并没有直接说明, 最後更借助杜楚尼的口说出 ‘看不到杀人狂和自己有甚麼不同, 也许只是缺乏罪恶感’ 此类的话. 展现了作者的现实性, 而并没有有意的套上各种理论去妄加解释. 这部电影如果硬要说不足, 也许就是一些镜头切换的场景采用了淡出的效果, 这在观影过程中看来确实有点过时, 但因为年代缘故, 实际不是问题. 另外就是感叹还是年轻的 Brad Pitt 更好看, 似乎演技和外形也是那时更加出色, 现在则似乎有点成熟过头的感觉, 而且演戏上缺乏过去的那股认真劲了~ ★★★★★★★★★☆ from http://bit.ly/1d4HiLA via IFTTT

பையா (2010)

挺荒谬的一部淡米尔语电影, 有点类似印度版的公路片, 因为大部分剧情其实都在旅途中发生. 但实际剧情弱到几乎没有, 就是男主角看上女主角後送她从班加罗尔到孟买, 一路男女主角分别被两派人追杀的故事. 与这無脑剧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片中的武打设计夸张到荒谬, 而且编剧就是可以做到完全不交代主角是如何获得此等超级武功的. 以他这种身手, 一人对抗数十人, 竟然还给一個找不到工作的设定, 是不是太委屈人才了? 印度片不可缺少的歌舞在本片中倒是相对平平, 旋律称不上动听, 只是能说过去. 此片的意外收获倒是: 看到了通常印度电影不会表现的广袤现代印度大陆的郊外景色, 还有印度的国道是随便左右开…以及印度出租车要客人付加油钱. 从班加罗尔到孟买的一路的风光也有体现. ★★★★☆☆☆☆☆☆ from http://bit.ly/1nz45UM via IFTTT

Остров (2006)

极沉闷的一部俄语电影, 除了最後一段音乐稍有魅力, 其余的部分平淡到发指. 本片有浓厚的宗教氛围, 而对於片中正教会的种种做法和逻辑, 即使看完也不明所以. 在我看来, 主角的做法根本就不是什么圣人, 更像是疯子, 当然也许疯子和圣人就差那么一点, 而在本片中, 除了看到主角为年轻时被迫杀人而良心不安外, 我看不出圣哪一点在哪里, 片中也没有交代这之间的转变过程. 主角和其他主教之间的关系, 也十分奇怪, 看时毫无头绪, 看後不甚了了. 最後, 主角和他误以为被杀的船长相见, 却仍然没缓解主角心中的罪恶感就更是不知所谓了. 苦路的象征和船形象的不断出现似乎要说什么, 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 总之, 这样空洞和沉闷的电影, 真不知是怎么拿奖的? ★★★★☆☆☆☆☆☆ from http://bit.ly/1bIyvhZ via IFTTT

Kon-Tiki (2012)

非常棒的一部挪威語電影, 依據真實歷史改編, 故事講述挪威探險家 Thor 為了證實波利尼西亞和南美洲同源, 而利用木筏從秘魯橫渡太平洋到達波利尼西亞的故事. 影片從招募船員, 到海上漂流, 每一名船員的個性都有表現, 期間的挫折, 歷險和危機以及最後成功的喜悅真實可信也很動人. 歷史細節也都有展現, 記得的有國家地理協會, 美國海軍, 紐約時報和冷戰等等. 為本片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 海上漂流的情節其實非常類似 ``少年 π'', 甚至一些場景, 如鯊魚/鯨鯊襲擊, 發光生物, 或是驚濤駭浪都十分類似. 但即使如此, 逼真的視效和宏大的場景, 仍然能夠給觀眾震撼的感覺. 這就是大海的神奇. 依據今日的力量, Thor 的理論實際上是錯的, 以遺傳學和語言學證據, 以及文化比較學, 我們可以知道波利尼西亞人其實並不是南美人的後裔, 而是南島人種. 但 Thor 的這種不畏權威的探險精神仍然非常值得鼓勵. 雖然波利尼西亞人不是南美人後裔, 但在距離南美洲跟進的一些島嶼, 比如復活節島上, 則確有南美人的基因學證據, 所以 Thor 的探險在今日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科學價值, 因為側面證明了南美人可能通過木筏到達了太平洋上稍近的島嶼. 片中還有放棄冰箱推銷員加入漂流海員的一角色, 也是真實歷史, 而結束後又成為了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人. 這種魄力和行動力恐怕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推薦觀看~ ★★★★★★★★★☆

ซามูไร อโยธยา (2010)

缺陷挺明顯的一部泰語電影, 影片的設定倒是有歷史背景, 也結合有非歷史的幻想情節, 17 世紀的日本武士山田长政 ( Yamada Nagamasa ) 到達現在是泰國的大城王国 ( Ayutthaya ), 被本國的武士追殺, 和大城府國民成為好友, 學習泰拳, 而後成為暹羅國王護衛為保衛暹羅對抗緬甸幷為自己復仇而戰的故事. 本身這種古代跨國傳奇人物應該拍出會很好的, 但本片實在處理的很有問題, 前半部分尤其糟糕, 斷續胡亂安排的鏡頭簡直沒有一段可說是完整的, 鏡頭當然是可以切換, 但一直不停在各處切換, 而且如此不完整的敘事方式說明剪輯很有問題; 直到影片的後面這一問題才有所緩解, 並變得稍微好看起來, 而這 ``好看'' 的原因也僅僅是因為泰拳和武士們的動作打鬥比較精彩, 其實故事本身仍然很孱弱到忽略不計. 此外, 本片的拍攝更是對濾鏡的濫用, 所有鏡頭畫面都被過分處理, 全部被渲染出一種非自然的色調, 以及高動態區域的效果, 恰當的使用濾鏡, 應該是沒太大問題, 但本片這樣的濫用, 實在是很不好看, 也許有人喜歡這種風格, 反正我是不喜歡. 本來覺得泰國電影還是有些好看的, 但最近看到的泰國電影似乎開始都比較爛了, 惟一的優勢只有動作和武打特色. 甚至連歌曲也變的很差, 看來之前比較好看的泰國電影也只是少數而已啊~ ★★★★★☆☆☆☆☆

Men in Black 3 (2012)

MIB 的第三集, 看完感覺劇情還可以, 看片過程比較愉快輕鬆, 劇情維持了之前的想像力, 影片故事是 J. 回到 1960 年代挽救搭檔 K., 更意外發現自己身世和 K. 有關, 片中時間旅行的邏輯矛盾處理的不錯, 甚至最後的決戰中還有時間旅行套時間旅行, J. 自己救了自己. 影片的視效和外星人形象維持了本系列風格, 或大膽或有趣或意外的形象和設定非常有趣, 遺憾的是, 本集中出現的外星人數量感覺比較少, 除了大反派外, 其餘的人物鏡頭也不是很多, 不過他們的視效還可以, 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沒很多了, 配樂等支持方面亦中規中矩, 風格一致卻也沒有突出的特點. 屬於看時有趣但看後即忘的娛樂片~~~

Aşk Tutulması (2008)

非常有趣的的一齣土耳其喜劇, 劇情輕鬆, 編劇流暢, 電影的前部分尤其有趣, 男女主角各種場合的意外相會看的讓人前仰後合, 更結合了土耳其男性運動, 迷信和男女關係的各種笑料, 十分有趣. 後面反倒是變得稍微嚴肅, 不過結尾仍然是輕鬆歡樂的. 男女主角都很靚, 尤其是男主演, 將男主角的帥萌和任性於一身的個性演繹的惟妙惟肖, 女主角也很好看, 表演的不錯, 但部分片段感覺稍微有點做作, 或者是表演過於用力, 如果更加自然些也許更好. 推薦觀賞~ ★★★★★★★★☆☆

Свои (2004)

俄国的战争片, 影片较好的反应了在德军和红军的战争中各方面的人性表露, 既有农民的狡诘, 世故却又在爱国心理下而在德军和红军的势力的夹缝中努力生存的场景, 也有描写红军的残忍, 无产者的兽性和卫国抵抗侵略的混合形象交织, 而作为主角的逃亡红军俘虏 3 人以及其中一人的父亲, 则是以上的集中体现. 与通常的战争片不同的是, 本片倒是没有多少德军的负面镜头 (虽然开头有惊悚的坦克碾人的画面), 反而借助农民父亲之口夸赞德军比红军文明. 但在结尾, 同样的农民父亲在帮助完 3 人而赶走老红军士兵後, 却又鼓励儿子赶上红军去保卫国家, 这种矛盾却现实主义的风格是一向俄国反应战争电影中不常见的. 影片的图像风格也比较有特色, 采用了高对比度的画面, 与冷酷的战争背景相得益彰, 而不多的背景音乐也大多恰到好处. 但是影片有点失当, 冲突性场景却都不长, 这也许和本片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关, 导演想法很好, 但实际效果就是全片比较 "闷"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