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为什么这部片这么出名, 看完实在觉得不是很好看. 影片讲述热爱看书和写诗的主角费迪南被在遇见情人 Marianne 後就逃离了安逸的家庭生活, Marianne 坚持将他称为 Pierrot. Pierrot 与 Marianne 走上了杀人/抢劫/偷窃/偷车的私奔之旅. 两人一路被追杀却得以逃脱, 後来又与 Marianne 产生矛盾, Marianne 拿走了 Pierrot 的五万美元, Pierrot 追上後杀死了 Marianne 和其男友, 最後 Pierrot 也自杀身亡. 全片看完感觉剪辑混乱, 剧情跳脱, 音乐时有时无, 全片画外音中所述的章节也是完全混乱的, 主角两人的关系似乎也难以理解, 他们俩人到底是情人, 恋人还是犯罪同伙或间或有之? 此外还有各种意象的运用, 诸如主人公手中拿的书到底是何用意, 片中穿插的各种顏色的诗句/日记片段又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沒有解释. 片中甚至还打破第四面墙让主人公直接称呼观众, 感觉这是大胆但危险的尝试, 我觉得对于本片来说, 这样的尝试也是失败的. 在影片最後, Pierrot 的自杀也是那麼有创意, 将炸药卷在头上爆头而死, 但这样的创意却与剧情无关, 只是为了猎奇吗? 我唯一能想到的本片优点就是, 这部影片对于顏色的创新性应用和摄影了, 从片中主人公两人驾驶着各种顏色的偷来的车子, 配合法国乡间恬静的景色确实是十分亮眼, 到各种顏色的诗句和手写体以及静态绘画画面的展示确实充满了艺术气息. 但仅依据此点并不能挽救这样一部混乱的电影, 即是是有名导演的作品亦不例外~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5/04/05/pierrot-le-fou-1965/
看了这部 1945 年的电影, 原来诉说的是萧邦的生平. 在波兰遭受入侵, 萧邦与从小培养他并认定他会成为大师的老师来到巴黎, 他本来充满爱国热忱, 但在结识了女扮男装的乔治桑後, 陷入爱情, 并撇下老师与乔治桑搬离巴黎, 不再与老师联络, 其书写的作品也不再与爱国相关, 转而去满足达官贵人的爱好. 期间萧邦的身体也一并转坏. 在波兰再次发生残酷的镇压後, 昔日战友前来求助, 老师带着的一袋波兰泥土终于唤醒了萧邦曾经放弃的热情, 同意了进行巡回演出捐钱救波兰. 在结尾, 萧邦在表演之後病情恶化, 乔治桑忍心不愿相见, 最后与世长辞, 留下的作品和爱国情感则继续激励後人.
本片聚焦在萧邦和老师, 以及与乔治桑的关系上, 此外也穿插有与李斯特等钢琴家的互动. 全片配乐全部以萧邦作品完成, 庞大的制作, 曲折却流畅的剧情, 众多的演员, 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一部 1945 年的作品, 即使放在今天看, 仍然十分好看, 也证明了能流传下来的老片基本都不会太差. 只是由于时代原因, 本片免不了有一些传统成见, 比如将乔治桑描绘为破坏男性的蛇蝎女性就是此类. 不过作为音乐片, 剧情其实并非十分重要, 欣赏片中的乐曲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而且本片的剧情其实已经很好了, 实在不愧为一部经典老片~
★★★★★★★★☆☆
from WordPress https://mosesmovieblog.wordpress.com/2023/02/19/a-song-to-remember-1945/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