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 1916 年的黑白默片, 中文名 “党同伐异”. 影片全长 2 个半小时多, 实际是由四个故事穿插叙述而成: 第一个是 居鲁士与巴比伦的战争 ; 第二是中世纪法国 圣巴托洛缪大屠杀 ; 第三是耶稣的神迹/行事和苦路受难; 第四是當代 (1910 年代) 的一对情侣在社会进步下受到的挫折和冤狱. 而最后四个故事的结局分别是: 巴比伦虽然一时胜了居鲁士, 但居鲁士让巴比伦祭祀打开城门, 即使巴比伦有山中女孩的通报大帝 伯沙撒(𒀭𒂗𒈗𒋀) 但最终仍被击败, 山中女孩也被杀死; 中世纪的法王路易四世在皇后怂恿下批准了天主教徒对新教教徒的大屠杀, 而褐眼女孩和情人都双双被杀死; 耶稣行神迹将水变酒, 並斥责法利赛人对通奸女的刑法, 最后被钉上十字架; 小可爱的女儿被以沒有父亲和小可爱饮酒治病而被 Jenkins 基金会领走, 小可爱的丈夫又因意外被误认为杀人凶手而判处绞刑, 直至最后一刻才申诉得直从绞刑架上下来. 四个故事期间还反复穿插有 “永恒之母摇摇篮” 的画面. 最后的场景似乎是天军降临, 世界不再有冲突和 “党同伐异” 的情况, 似乎表达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 看完的首先感受是难以想象 1916 年能拍出这样恢弘的电影, 印象最深刻的有居鲁士和巴比伦的战争一幕, 实在是不知道在沒有视效科技的 100 多年前是如何拍出这样的战争场景和庞大布景的. 至于故事的取向, 似乎导演对于 “进步主义” 和女权持有反对态度, 片中全是女性的 Jenkins 基金会代表的 “进步主义” 是反派, 她们利用大企业资金推动社会变革, 影片透过小可爱饮酒治病被剥夺抚养权来反对社会进步议题, 看来导演似乎就是 1910 年代的 MAGA 了. 影片还透过字幕表达 “如果女性不能吸引男性, 就会参与政治” 的说法, 可以看作是完全反对女权. 不过虽然影片的取向在今天看来有很大问题, 但整体故事仍然还是十分流畅和好看, 这样的感觉让我想起了看 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 时的感觉, 结果後来一查资料原来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 -_-! 一样都是 1910 年代的作品, 一样都是今天看是如此的政治不正确, 但却都十分的好看. 不知道是否是错觉, 感觉那个时代的默片甚至要比之后 1920 年代或 1930 年代的默片还要好看一些. 片中导演的愿...



希腊拍摄的关於西班牙中世纪克里特岛裔画家 Δομήνικος Θεοτοκόπουλος 的传记电影, Δομήνικος Θεοτοκόπουλος (Doménikos Theotokópoulos) 在西班牙称为埃爾·格雷考 (El Greco, 希腊人).
故事的重点是在格雷考到西班牙後和宗教裁判所逐渐产生矛盾即画家自己的辩驳, 看完又加深对中世纪的黑暗程度的理解, 而那位裁判长的转变和开始对格雷考的看中似乎也暗示着什么. 看完确实让人了解了这位以前不太了解的画家生平, 而影片全片故事其实拍的还可以, 也挺流畅, 但较重大的问题是, 片中的人物们即使是穿着中世纪的衣服, 看起来却完全是近代式的, 对话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中世纪! 好在本片的音乐请到了 Vangelis, 作为希腊人又有着 为同为中世纪西班牙题材的 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配乐的辉煌历史, Vangelis 对本片正可谓做到得心应手. 而其也确实没有令人失望, 全片的音乐大气而又动人, 还有中世纪的神秘, 完美的 Vangelis 风格为本片气氛做到了恰如其分的烘托. 总体几可媲美 1492 一片配乐, 只是旋律上因为缺少了可熟记的主旋律和大气的高潮而稍逊于 1492.
可以一看~~~
★★★★★★★☆☆☆
评论
发表评论